姜慧滋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留心周圍的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蹦敲?,如何引導孩子在寫作過程中輕松做到有話想寫、有情可抒呢?
單元整合背景下寫作技巧的提升,是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只有從文本語言的表達形式入手,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找準寫作路徑的入口,才能不斷活躍學生的寫作思維,形成文本遷移的“力量”。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把閱讀教學與學生的作文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練筆,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雙提升。
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第五單元“奇妙的思想”這一部分為例,其教學重點本應該是拓展學生思維和提高寫作興趣,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其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思想活躍度與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側重點放在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上,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釋放與激活。所以,教師講解完習作要求以后,還要給學生多提供一些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言、交流討論的時間,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些極富想象力的畫面或動態(tài)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再將其應用于習作當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和思維能力的整體提升。
語文作為一門活生生的語用學,教師只有不斷地把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性認知傳遞給學生,才能讓語文產生自己的溫度,從而讓文本發(fā)揮自身的“例子”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給學生做好語用的示范,把整節(jié)課看作一次語言實踐的過程——必須深入解讀教材,挖掘語言訓練點,強化仿寫訓練,在品詞析句、體驗感悟和積累運用上下功夫,鍛煉學生的語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海的女兒》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品讀與賞析,然后依據(jù)文本中的意象,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讓學生自由寫作,表達情感。其次,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教《墨梅》時,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內容,讓學生合作學習,挖掘作者的寫作思想等。教師可以以“梅花”為寫作課題,訓練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從“具體實寫到抽象虛寫”的過渡,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記課堂筆記,摘抄好詞好段,為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著大量優(yōu)秀文章,這些文章也是教師開展習作教學的寶貴資源。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認真分析課文中的寫作技巧和構思方法,使學生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促進習作水平的提升。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結合文本結構和寫作技巧進行大膽想象,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
例如,在《火燒云》一課中,蘊含著許多寫作技巧。在描寫火燒云的特點時,作者就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對此,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精讀課文,找出文本中的關鍵句和具有代表性的詞語,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閱讀體會。比如,通過閱讀,學生聯(lián)想到哪些畫面,如果通過寫作的形式將腦海中的畫面闡述出來,打算如何表達。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教師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特創(chuàng)意,讓作文內容富有童真童趣,使學生在體驗、享受寫作文的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引進一些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實現(xiàn)文本教學空間的拓展。
此外,在寫話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找一些感性思維較強的文章供學生閱讀。教師讓學生找出不認識的字和詞進行講解,為學生寫話學習打好基礎?;诖?,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個性,使學生能夠將閱讀作為學習根基,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