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平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呼吸內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作為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 主要與患者氣道以及肺臟吸入有毒顆?;驓怏w而導致慢性炎性反應加強有關[1]。 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作為睡眠呼吸疾病的一種, 主要臨床癥狀為夜間打鼾時伴有呼吸暫停以及嗜睡等, 還會引起患者夜間低氧血癥、 高碳酸血癥的發(fā)生, 從而引發(fā)糖尿病、 腦血管疾病等眾多疾病, 甚至會導致患者夜間猝死[2]。 COPD 合并 OSAS 會導致患者氣道炎性反應加重, 從而引起肺功能障礙,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極大[3]。 鑒于此,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COPD 合并OSAS 患者 82 例, 旨在分析 COPD 合并 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影響因素, 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82 例COPD 合并OSAS 患者的臨床資料, 根據是否發(fā)生呼吸衰竭分為發(fā)生組 (n = 41) 和未發(fā)生組 (n = 41)。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 COPD 相關診斷標準[4]; ②符合 OSAS 相關診斷標準[5]。 排除標準: ①病歷資料殘缺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患者; ③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
1.3 方法使用自制調查問卷收集患者一般資料, 包括性別、年齡、 吸煙史、 頸圍、 是否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等。 記錄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難、 咳嗽、 發(fā)熱等臨床癥狀。 采用NPSG 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 ( 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國械注進20182072232) 監(jiān)測患者呼吸暫停通氣指數(shù) (AHI)、 最長呼吸暫停時間 (LAT)、 最低血氧飽和度水平 (LSaO2)、 平均血氧飽和度 (mSaO2) 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 計量資料以 x ± s 表示, 行 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 n 表示, 行 χ2檢驗;經非條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找出影響因素; 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發(fā)生組患者的性別、 吸煙史、 合并心腦血管疾病、 咳嗽、 發(fā)熱、 AHI、 LAT 及 LSaO2與未發(fā)生組比較, 差異不顯著 (P >0.05); 發(fā)生組患者的年齡、 頸圍、 呼吸困難、mSaO2與未發(fā)生組比較, 差異顯著 (P <0.05)。 見表 1。
表1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單因素分析 (, n)
表1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單因素分析 (, n)
項目 發(fā)生組(n=41)未發(fā)生組(n=41) t/χ2 P年齡 (歲) 69.38±8.56 62.43±10.72 3.244 0.002性別 男 25 28 0.480 0.488女16 13吸煙史 有 21 27 2.089 0.148無20 14頸圍 41.42±2.83 35.64±4.32 7.166 0.000合并心腦血管疾病16 21 1.231 0.267否25 20咳嗽 是 23 16 2.396 0.122否18 25發(fā)熱 是 17 24 1.224 0.269否24 17呼吸困難 是 24 14 7.029 0.008否17 27 AHI 7.13±1.52 7.15±1.03 0.070 0.945 LAT 52.15±7.23 49.46±8.37 1.557 0.123 LSaO2 (%) 56.41±8.53 53.62±10.87 1.293 0.200 mSaO2 (%) 71.46±10.73 81.85±10.96 4.338 0.000是
2.2 多因素分析將年齡、 頸圍、 呼吸困難、 mSaO2作為協(xié)變量,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作為因變量 (0 =未發(fā)生呼吸衰竭, 1 =發(fā)生呼吸衰竭), 經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年齡、 頸圍、 呼吸困難、 mSaO2均為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 (OR>1, P <0.05)。 見表 2。
表2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臨床將COPD 合并OSAS 或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統(tǒng)稱為 “重疊綜合征 (OS)”[6]。 而當 COPD 患者合并 OSAS 時, 會加重氣道炎性反應, 導致氣道發(fā)生重構現(xiàn)象, 嚴重時會引起肺功能障礙[7]。 因此, 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對 COPD 合并 OSAS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而分析影響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則是防治該病的關鍵。
本研究經Logistic 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年齡、 頸圍、呼吸困難、 mSaO2均為影響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 分析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 ①年齡。 研究[8]表明, 老年COPD 合并OSAS 患者的預后情況較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 年齡大是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 主要是由于COPD 及OSAS 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 加之老年人身體各個器官退化較為嚴重, 機體免疫功能顯著下降, 易引發(fā)感染。 ②頸圍。 由于COPD 合并OSAS 患者的上氣道相對正常人群的軟組織脂肪增多, 且存在咽部脂肪增生、 肥厚等特性, 在睡眠時易出現(xiàn)因舌根后墜而造成的上呼吸道狹窄, 引發(fā)嚴重的缺氧。 因此,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的機率可能會比其他類型的重疊綜合征更高。 ③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多會表現(xiàn)為低氧血癥, 而低氧血癥是發(fā)生呼吸衰竭的主要途徑。 因此, 在患者發(fā)生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應及時進行干預, 以盡量降低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 ④平均血氧飽和度。 COPD 合并OSAS 在夜間的低氧情況較為嚴重, 影響正常睡眠質量, 提高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因此針對該類患者則需早期給予病史詢問以及肺功能檢查等干預, 以便在早期進行相關診療, 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 COPD 合并OSAS 患者發(fā)生呼吸衰竭受多種因素影響, 臨床應針對危險因素積極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以提高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