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梅
綠天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東山東麓,唐代茶圣陸羽是醉僧懷素大師的好友?!度莆摹分嘘懹鹚渡畱阉貍鳌贩Q“懷素疏放,不拘細行,萬緣皆繆,心自得之。于是飲酒以養(yǎng)性,草書以暢志。時酒酣興發(fā),遇寺壁里墻,衣裳器皿,靡不書之。貧無紙可書,嘗于故里種芭蕉萬余株,以供揮灑?!睉阉厮仔斟X,字藏真,10歲前在零陵縣北(今永州蔡市鎮(zhèn)岐山頭村)的書堂寺出家,青少年時期,回家鄉(xiāng)東山繼續(xù)修行。懷素嗜酒好書,因貧無紙,遂在草廬邊種植萬余株芭蕉,以蕉葉代紙練習草書,芭蕉綠蔭遮天,故名其居為綠天庵。
綠天庵建于中唐以前,清康熙初年重建,乾隆年間維修,咸豐二年(1852年)毀于戰(zhàn)火。同治元年(1862年),知府楊翰在東山東麓建正殿一座,上為種蕉亭,左為醉僧樓,另建書禪精舍,舍旁立懷素所書諸碑。1930年,還有《自序》《杜甫秋興詩》《瑞石帖》《千字文》四塊碑刻,當時除《千字文》碑“剝落過半”,其余均完好可拓。1949年,佛殿、種蕉亭、醉僧樓和書禪精舍已難睹舊貌。解放后,一些碑刻被打破砌成水溝,正殿破爛不堪。1981年被芝山區(qū)精神病院拆除。2005年芝山區(qū)更名為零陵區(qū),現今僅存一塊《千字文》殘碑。
2016年8月,我第一次來永州,東山的法華寺和武廟正在大整修。兩年后,我站在中山北路往大門看去,牌坊四周仍有鷹架,樓梯兩旁“東山”二字的花圃和牌坊右側的游客中心都已完工。
東山又名高山,百米上下,中間是全新的登山步道,左邊是武廟,右邊是法華寺。參觀完這兩座嶄新的寺廟,我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到盡頭,左轉再走100米就到了芝山醫(yī)院。大門右側本來有一“綠天蕉影遺址”的小石碑已不復見,原來的看診處,已作為病人休養(yǎng)的“心悅會所”,唐代的綠天庵,就在會所左側樓梯下方。
我走下樓梯,有座粉刷過的六柱碑亭,亭內大玻璃框中是明代摹刻的《千字文》殘碑。幾百年來,這塊山上的石碑任憑風吹雨打、人為破壞,右上角缺一大塊,石碑上大約還有兩百字,“……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看起來還算清晰。
午餐過后,一位老先生從碑亭旁的住家走出來,我向他請教。他說:“根據前人的說法,懷素種的芭蕉因乏人照顧,到了宋代都已枯死。樓梯下方曬谷物的空地,和心悅會所地下室一小部分,是唐代綠天庵的原址?!?/p>
舊芝山醫(yī)院門前是東山路,往北走約60米,路的右邊有1992年建成的醉僧樓和書禪精舍,周圍植有很多芭蕉。醉僧樓高三層,大門深鎖;書禪精舍無招牌或匾額。兩年前,我在懷素公園站下車,從路邊一條巷子走進懷素公園,再由東往西走15米,盡頭就是山麓的醉僧樓。醉僧樓的背面有小徑可到達綠天庵。
許多人來永州,大都到法華寺、武廟與柳子廟一游,而忽略綠天庵。兩次造訪綠天蕉影遺址,除了我以外,沒看到其他游客。“永州八景”包括朝陽旭日、回龍夕照、萍洲春漲、香零煙雨、恩院風荷、愚溪眺雪、綠天蕉影和山寺晚鐘,“東山八景”里有華寺的山寺晚鐘與綠天庵的綠天蕉影。如果你初到永州,別忘了至東山東麓看一下《千字文》殘碑、綠天蕉影遺址和綠天庵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