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榮
從前,我喜歡小孩。我覺得,一句香軟甜糯的童言,即可逗笑全世界的花兒;一個稚拙誠懇的飛吻,足以抵得過春風(fēng)十里,直教山明水秀,時光瀲滟。
做了母親之后,我終于知道:可愛小天使會當(dāng)街打滾,無理哭鬧;會一整日不吃東西,或無節(jié)制地吃到胃痛;會努力將小手指塞進(jìn)電源插座,試圖替自己充電。
我化身搶險隊(duì)員,東撲西救,疲于奔命。我不懂:鉆石也不過五十八個切面,幼兒為何會有一千種莫名其妙的行為?我不禁羨慕起媽媽,在她口中,幼時的我,給她最多的是快樂、慰藉與勇氣,而不是疲憊、無奈與困惑。
小東西好不容易睡著,我呼叫火警一般,撥通母親的電話,歷數(shù)女兒的種種頑劣,并哽咽發(fā)問:“同樣做母親,為何您遇見的是玫瑰,我遇見的是刺?”沉吟片刻,老人家溫柔回應(yīng):“你四歲時玩火,差點(diǎn)燒掉整個家;五歲時藏在屋頂睡覺,讓家人哭著尋找一夜;到了七八歲,拒絕聽大人的任何意見……”握著話筒,我的汗涔涔而下,臉頰發(fā)燒,訥訥無言。母親說:“刺,也是玫瑰的一部分?!?/p>
當(dāng)年,如果媽媽只見到刺,那滿園玫瑰也只不過是一片荊棘叢。原來,有慧眼,才覓得到玫瑰的明艷;有慧心,才嗅得出玫瑰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