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傣醫(yī)外治法的研究概況

      2020-11-06 07:28羅苑童英趙晨勛張光云徐文立陳普
      關鍵詞:傣醫(yī)研究概況臨床應用

      羅苑 童英 趙晨勛 張光云 徐文立 陳普

      【摘 要】 傣醫(yī)外治法以“四塔五蘊”為理論核心,是傣族人民與疾病長期斗爭而總結出來的治療方法,是通過各種因素互相影響、共同作用于人體而形成的一種整體治療方式。目前文獻記載傣醫(yī)外治法較少,為充分繼承、發(fā)展和提高傣醫(yī)外治法的研究,文章對傣醫(yī)臨床常用的傳統(tǒng)外治法的操作步驟及適應癥進行總結分析,以期為傣醫(yī)外治法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傣醫(yī);外治療法;臨床應用;研究概況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0)18-0077-04

      Research Overview of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Dai Medicine

      LUO Yuan TONG Yin ZHAO Chenxun ZHANG Guangyun XU Wenli CHEN Pu*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Dai Medicine and Yi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Dai medicine takes “four elements and skandhas” as the theoretical core. It is a treatment method summarized by the long-term struggle between the Dai people and diseases. It is a holistic treatment method formed by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each other and acting on the human body together.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Dai medicine in th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fully inherit,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research on the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Dai medicin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operation steps and indic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Dai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Dai medicine.

      Keywords:Dai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verview

      傣醫(yī)傳統(tǒng)外治療法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傣族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和醫(yī)療實踐,不斷實踐總結積累創(chuàng)立的。它以傣族貝葉文化為背景,以“四塔五蘊”為理論核心,應用藥物、手法或器械施于體表皮膚或從體外進行治療的方法。主要有烘雅 (熏蒸療法)、暖雅 (睡藥療法)、阿雅 (洗藥療法)、喃雅 (坐藥療法)、沙雅 (刺藥療法)、咱雅 (拖擦藥療法)、果雅 (包藥療法)、剁(錘筋療法)、秧夯(腳踏熱鐵療法)及抱(口功吹氣療法)等[1]。臨床適應癥范圍廣,用于防治內(nèi)科、皮膚科、骨傷科和雜風病等均有明顯療效,具有簡、便、廉、驗、捷的特點?,F(xiàn)綜述如下。

      1 皮膚、官竅粘膜治療

      根據(jù)病情,配備的相應藥物通過皮膚、官竅粘膜吸收或者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起到治療作用的方法,常用方法如下。

      1.1 烘雅 (熏蒸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的傣藥(鮮、干品),將之置入熏蒸器內(nèi)加入適量水,待煮沸產(chǎn)生熱氣后讓患者位于特制熏蒸器(熏蒸木桶、鍋、蒸箱)內(nèi),讓接收器內(nèi)藥物蒸汽進行全身或局部熏蒸的療法,局部熏蒸有頭部、足部、手部、肢體、面部、眼部及坐熏蒸法。熏蒸時通過藥物的熱氣開汗孔,發(fā)汗通氣血,除風毒,使毒邪隨汗排出體外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療攏匹勒(月子病)、哇嘎(風寒感冒)、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攏呆墳(中風偏癱后遺癥)、肥胖病、風疹、麻疹、水痘不透、黃疸病、水腫病等。

      1.2 暖雅(睡藥療法) 將傣藥熱藥覆蓋患者全身進行的一種外治療法。根據(jù)病情所需,配備相應的傣藥(干品或鮮品)切碎,置于容器內(nèi)加水、酒炒熱或蒸熱,取出平攤于睡藥床上,加藥酒充分拌勻(取出一半備用),用紗布覆蓋于熱藥上,待溫度適中時讓患者穿貼身衣物睡于藥上,用另一塊紗布蓋于患者身上,再將余藥覆蓋于患者全身(除頭顱心臟部位外)用塑料布裹緊后加蓋棉被的一種外治療法。通過熱藥覆蓋全身的刺激起到對局部氣血的調(diào)整,而溫熱刺激配合藥物外敷增加了辛香味藥物的功效,同時作用于穴位,激發(fā)經(jīng)氣,調(diào)動經(jīng)脈的功能使之更好的發(fā)揮發(fā)汗透毒、通氣活血的作用達到除風止痛、散寒通絡、解困除乏治療疾病的目的[2]。該方法用于治療中風偏癱后遺癥、風濕病、類風濕病、痛風、老年性腰腿痛等病癥;也用于治療患上述疾病而又合并其他臟腑較嚴重的疾病或久病大病后體質(zhì)較差不能夠使用熏蒸療法治療的疾病;飲酒過度后出現(xiàn)周身麻痹,困乏無力之酒癱癥。

      1.3 阿雅(洗藥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的單方或復方傣藥煎煮取藥水,讓患者浸泡局部或全身的一種外治療法。通過藥液及熱力作用于患處,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療皮膚病、風濕病、月子病、感冒等。

      1.4 喃雅(坐藥療法) 傣醫(yī)廣泛應用治療痔瘡、脫肛、脫宮的外治療法,分為坐藥水和坐藥。通過患者坐在藥水或藥物上,使藥液直接與患處接觸,發(fā)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縮肛消腫止痛的作用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療痔瘡、脫肛、脫宮、陰部濕疹、股癬等病癥。

      1.5 沙雅(刺藥療法) 按病情所需,用棉簽蘸藥酒、藥油、藥汁,邊涂搽邊用消毒梅花針輕刺患處至皮膚微發(fā)紅(不出血為度)的外治療法。通過叩刺患處皮膚將藥力滲透進皮膚,加強藥物治療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療攏梅攔申(寒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硬皮病等。

      1.6 咱雅(拖擦藥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傣藥,切碎舂細裝入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蒸熱或蘸熱藥油、藥水、藥酒等自上而下、從左至右,從前到后,順著經(jīng)脈循序路線拖擦全身或局部的治療方法。通過蒸熱藥包與皮膚的接觸,藥力在拖擦過程中進入皮膚腠理,起到加強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療攏梅攔申(寒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中風偏癱后遺癥、高熱病、酒癱等病癥。分為咱雅嘎(冷拖擦藥物療法)和咱雅皇(熱拖擦藥物療法)。冷拖擦藥物療法具有清熱解毒,除風退熱的功能,專門用以治療高熱病;熱拖擦藥物療法,具有除風活血,通經(jīng)止痛之功,可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

      1.7 果雅(包藥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傣藥,取冷藥或熱藥包敷于患處進行治療的傣醫(yī)外治療法。通過藥物直接接觸患處,并且包裹于患處,可以達到長時間緩解病痛,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清熱解毒的功效。治療骨折、跌打損傷,常用于風濕、類風濕、痛風、蟲蛇咬傷、腫塊、乳腺炎等,有冷包和熱包兩種。冷包:按病情所需,將配備好的傣藥加酒或淘米水拌勻(不需要加熱)直接包敷于患處,適用于新傷24 h以內(nèi)的骨折或軟組織挫傷;熱包:按病情所需,將配備好的傣藥加酒或淘米水拌勻加熱,取出后待溫度適宜時包敷于患處,適用于損傷24 h以后或骨冷不連、風濕骨痛等癥[3]。

      1.8 達雅(搽藥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的傣藥(多為鮮品),選擇配備好的傣藥油、藥水、藥酒搽涂患處進行治療的方法。通過藥物及適當力度涂搽患部,使藥物更好的滲透并發(fā)揮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用于治療濕疹、接觸性皮炎、皮癬、疔瘡膿腫、風濕病、跌打損傷等病癥。

      1.9 煙熏療法 按病情所需,配備相應的傣藥,將藥物共置于坑內(nèi),坑上放置竹床,將坑內(nèi)藥物點燃,燃燒出煙霧,令患者平躺于竹床上,蓋好被子,接受藥物熏蒸。通過燃燒藥物,氣如煙霧,煙霧滿室,令口鼻肌膚接受煙霧的熏蒸。有祛風除邪,定驚醒神功效來治療疾病。用于治療神昏不語、高熱昏厥,或不省人事、脈沉而口禁、無法服用湯藥者。

      2 筋經(jīng)治療

      主要是藥物、手法、器械從外施筋經(jīng)而起效的治療方法,常用方法如下。

      2.1 閉(推拿按摩) 根據(jù)病情,用力適度,捏按患處。捏按根據(jù)傣醫(yī)筋經(jīng)循序的路線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后進行。捏按時間為40 min。傣醫(yī)常配以口功療法,以通過心理暗示達到止痛作用。按摩身體的經(jīng)絡穴位,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刺激內(nèi)臟活動,消除疲勞,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具有通氣活血、舒筋骨、止疼的功效。治療作用:用于治療頭痛、風濕病、肢體關節(jié)酸麻脹痛、頸腰椎病、消化不良、痛經(jīng)等病癥。保健作用:主要用于勞頓困倦、全身酸疼不適人群。

      2.2 秧夯(腳踏熱鐵療法) 醫(yī)者赤腳蘸姜黃藥水后快速踩在燒紅的犁頭上,接著又快速抬腳直接用足踏踩疼痛部位的方法。通過腳踏熱鐵,將熱鐵的熱度轉移到疼痛部位,通過熱度及姜黃藥水來緩解疼痛,具有溫通氣血、除風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療風濕病、類風濕病、中風偏癱后遺癥、老年性腰腿痛等病癥。

      2.3 剁(錘筋療法)是傣醫(yī)長期用于治療冷熱風濕病的常用方法,用木棒和木錘在患者身上進行有規(guī)律的定點敲打。通過錘擊體表,能激發(fā)人體的經(jīng)氣,并通過經(jīng)筋的傳導,起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恢復臟腑機能、排除病邪的作用。特別對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長期堅持錘擊相應的部位同樣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痧,周身肌肉酸痛、風濕病、消化不良、肌肉痙攣、軟組織挫傷等病癥。

      2.4 過(拔罐療法) 根據(jù)病情選擇適宜的火罐或水罐,邊用傣藥棉涂擦于患處,邊要用梅花針叩刺皮膚,以不出血,皮膚微感熱、疼痛為度。水罐法:一般應用竹罐。先將罐子放在鍋內(nèi)加藥水或水煮沸,使用時罐子傾倒用鑷子夾出,甩去水液,或用折疊的毛巾緊捫罐口,趁熱按在扣刺后的皮膚上,即能吸住皮膚?;鸸薹ǎ毫砣?5%酒精棉點燃,在罐內(nèi)旋繞數(shù)圈后,在梅花針刺后的部位留罐10 min左右的治療方法。通過罐子在人體表面吸拔形成的負壓,使皮膚表面溢出大量氣泡,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負壓也使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產(chǎn)生淤血,對皮膚起到一種良性溫熱刺激。具有除風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療外傷淤血腫痛、風濕痹癥、肌肉關節(jié)酸麻脹痛、疔瘡膿腫等病癥。

      2.5 剔痧(除痧療法) 痧癥是由痧素疫疬、溫熱寒涼時毒,暑濕寒濕郁阻和重感穢濁之邪,侵襲肝臟而引起的一組急重癥狀。常見痧病有:風痧、丹痧、發(fā)痧、暑痧、吊腳痧、瘟熱、冷痧、熱痧、頭只痧、脘痛痧、烏痧、產(chǎn)歷痧、痧癥。除痧療法主要用于治療冷痧癥,包括:①放血除痧療法以采血針、梅花針或三棱針刺疼痛部位,并用火罐拔于針刺部位至少量出血,以解除痧集聚凝結于某處而出現(xiàn)的突然劇痛、嘔吐、全身發(fā)冷的冷痧癥的一種外治法。通過刺激皮膚,利用負壓作用,排除瘀血毒素,達到疾病治療目的。用于治療冷痧癥以及風寒感冒、風濕痹癥、中暑等病癥。②呵痧(刮痧療法):用蘇木片或松木刮片、湯匙等在病人身體的施治部位上順序刮動的治療方法。通過刮試皮膚來刺激經(jīng)絡穴位,能夠疏通經(jīng)絡、活血理氣,化淤止痛,調(diào)動人體正氣,驅邪外出。用于治療冷、熱痧癥以及風寒感冒、風濕痹癥、中暑等病癥。③咱乎(滾熱蛋除痧療法)? 藥材和蛋用冷水浸泡30 min,煎煮1 h至蛋外殼變色。取煮好的溫熱蛋,不用去殼,用紗布包裹后趁熱在頭、額、胸背部及四肢、手足心反復滾動。此蛋涼后,放入藥液加熱,換另外一只熱蛋在上述部位滾動,如此反復,滾至微出汗。通過熱蛋直接接觸皮膚,熱蒸汽及藥物通過毛孔進入肌膚腠理,起到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適用于傷風感冒、風寒咳嗽、高熱無汗、全身麻木、頭暈頭痛等病癥。④得痧(掋痧疔法)? 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將患者的皮膚反復捏扯,直至局部出現(xiàn)淤血為止。通過捏扯皮膚,將毒邪通過瘀血的形式排出體外,起到活血止痛、消腫散瘀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適用于感受冷熱之邪而引起的痧癥。掋痧又分為扯痧、揪痧、擠痧及拍痧四種。

      2.6 秧朗(踩背療法) 醫(yī)者用兩足足掌或足跟,選用適宜的力度,利用踩壓、揉按搓擦、滑推、顫抖等足法技巧,根據(jù)傣醫(yī)筋經(jīng)循行路線施于患者的腰背部及下肢后側等部位,并運用雙手握住吊桿調(diào)整足法力度踩揉患處的一種外治法。通過刺激經(jīng)絡部位,起到疏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強身健體的作用。適用于腰背疼痛、風濕性腰痛及亞健康群體。

      2.7 皇登(捶打療法) 醫(yī)者根據(jù)傣醫(yī)筋經(jīng)的循行路線,用木槌或棉槌、藥槌、藥包,按順序在疼痛部位反復捶打,使其發(fā)紅發(fā)熱的一種外治療法。通過捶擊體表可以激發(fā)人體的正氣,通過筋經(jīng)的傳導,起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恢復臟腑機能、排除病邪的作用,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適用于風濕病、類風濕病、中風偏癱后遺癥、老年性腰腿痛等病癥。

      2.8 麻油推捏診療 醫(yī)者將藤油擦于患處,用拇指推按痛處,再用鈍刀扣切疼痛部位至發(fā)紅發(fā)熱為度的一種外治療法。通過麻油推捏來確診經(jīng)絡阻塞部位、深淺、大小、疼痛程度及放射范圍后,用鈍刀的扣切力度刺激疼痛部位,起到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的作用,達到疾病治療的目的。適用于風濕病、類風濕病、中風偏癱后遺癥、老年性腰腿痛、骨關節(jié)病、皮下結節(jié)等病癥。

      3 其他外治方法

      3.1 正骨療法 有研究[4]用準備好的滾燙的白開水倒入洗臉盆內(nèi),待熱水自然冷卻或用口功吹涼至不燙手為度,然后將患肢或骨傷部位浸泡在溫水中或放平在盆邊,將紗布浸濕反復澆洗患處,邊澆洗邊輕輕推揉、牽拉、按壓正骨復位。手法輕重以病人耐受和不影響骨折的復位穩(wěn)定為準(限閉合性骨折)。按摩復位完畢,敷上接骨傣藥消炎膏(加熱),外加小夾板固定。一般性骨折隔日按摩1次,特殊骨折如長骨粉碎性骨折和不穩(wěn)定性骨折隔2日按摩1次。通過溫水及適當按摩能降低局部神經(jīng)興奮,起到鎮(zhèn)靜止痛作用。既能使緊張攣縮的肌肉舒張利于血液循環(huán),達到舒經(jīng)活絡、消腫化瘀的目的,又能使松弛無力的肌肉增加張力,以維持肌肉之間力的平衡,利于骨折的愈合。心理上使患者精神狀態(tài)達到放松,也是不用進行麻醉的心理療法之一。

      3.2 抱(口功吹氣療法) 即口念經(jīng)文,全身運氣到口中,然后將氣吹于發(fā)病疼痛部位。這一種特殊的方法,千百年來傣族人民用之治病,延用至今,在傣族民間仍然廣泛傳用。從所念的經(jīng)文、面部表情的變化分析來看,屬心理暗示療法范疇[5]。適用于各類骨折損傷、出血、皮膚病及全身疼痛半身不遂等病癥。對于骨折損傷的患者,一般以手法復位、口功吹氣、按摩、夾板固定、功能鍛煉等行為療法為主,輔以傣藥治療。該方法患者接受度高,療效較為滿意[6] 。

      4 傣醫(yī)外治法的臨床應用

      4.1 骨關節(jié)炎 玉臘波[7]用阿雅(洗藥療法)、果雅(包藥療法)治療老年性骨關節(jié)炎38例。結果顯效20例,占56.63 %;有效10例,占26.32 %;良效8例,占21.05%。

      4.2 痛風性關節(jié)炎 玉罕[9]用果雅(包藥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結果治愈27例,占77%,顯效5例,占14%,有效3例,占9%,總有效率達100%。

      4.3 肢體癱瘓 依專等[8]用暖雅(睡藥療法)治療中風偏癱、風濕痹證、周期性麻痹、酒精中毒、藥物性癱瘓及其它原因所致癱瘓。根據(jù)不同的病癥,選用不同的方藥治療249例患者,總有效率為95.46%。

      4.4 痹證 鄧群等[10]用烘雅(熏蒸療法)治療痹證。患者均診斷為“帕雅攏舊嘎”(冷風?。┡R床表現(xiàn)為典型的肢體關節(jié)、肌肉、筋骨腫脹痙攣疼痛。根據(jù)病情所需選配鮮品傣藥治療。50例患者中,臨床治愈20例,顯效15例,有效3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

      4.5皮膚病?? 蘇潔等[11]用達雅(搽藥療法)治療慢性濕疹。結果為100例患者治愈50例,好轉41例,未愈9例,總有效率為91%。

      5 小結

      傣醫(yī)傳統(tǒng)外治療法歷史悠久,目前在傣醫(yī)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使用地區(qū)的局限性、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經(jīng)驗性強、民間應用背景多樣但研究基礎較薄弱等。因此,筆者認為需重視收集與整理相關的診療技術及民間治療經(jīng)驗,對各種治療方法進行全面、深入地總結,進一步進行科學的評價與研究,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弘揚傳統(tǒng)民族醫(yī)藥文化。

      參考文獻

      [1]依專,林艷芳.傣醫(yī)十大傳統(tǒng)療法簡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1997(3):41-43.

      [2]高敏,和麗生,溫敏,等.傣醫(yī)外治法中暖雅的治法方藥探討[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35(10):106-107.

      [3]倪凱,趙遠,林艷芳,等.傣醫(yī)外治法中果雅的治法方藥探討[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35(11):86-87.

      [4]依專.傣醫(yī)巖拉溫熱水正骨按摩療法[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1998(4):31.

      [5]賈克琳.論傣醫(yī)十大傳統(tǒng)療法與自然療法[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7(7):23-24.

      [6]段忠玉,鄭進.傣醫(yī)傳統(tǒng)口功吹氣療法的醫(yī)學人類學解讀[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2(1):53-59.

      [7]玉臘波.傣醫(yī)外治法治療老年性骨關節(jié)炎38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8(6):80-81.

      [8]依專,林艷芳.傣醫(yī)“睡藥”療法治療肢體癱瘓痿軟249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0(1):16-17.

      [9]玉罕,巖罕單.傣藥鮮品包藥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攏沙喉)35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7,23(4):5.

      [10]鄧群,玉拉.傣醫(yī)熏蒸療法治療痹證50例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4(3):37-38.

      [11]蘇潔,趙應紅.傣藥勞雅打麻想治療慢性濕疹21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7,23(5):2-3.

      (收稿日期:2020-05-13 編輯:楊志敏)

      基金項目:云南省重點學科“民族醫(yī)學”學科資助;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傣醫(yī)學”學科資助。

      作者簡介:羅苑(1997-),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民族醫(yī)學。E-mail:1003970567@qq.com

      通信作者:陳普(1978-),男,漢族,碩士生導師,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民族醫(yī)學及民族藥研發(fā)。E-mail:chenynkm@126.com

      猜你喜歡
      傣醫(yī)研究概況臨床應用
      渭南地區(qū)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名傣醫(yī)林艷芳老師臨床診治乳癖67例
      名傣醫(yī)林艷芳臨床診治蛇串瘡經(jīng)驗
      名傣醫(yī)林艷芳臨床診治咳嗽經(jīng)驗
      名傣醫(yī)林艷芳老師臨床診治腸梗阻經(jīng)驗
      近十年國內(nèi)日語聽力教學研究綜述
      岳池县| 宿松县| 麻栗坡县| 龙门县| 苏州市| 黔西县| 彰武县| 浠水县| 辛集市| 涞水县| 垫江县| 突泉县| 新丰县| 集贤县| 邛崃市| 白城市| 建瓯市| 县级市| 阜康市| 大厂| 通化市| 平山县| 同德县| 门头沟区| 福建省| 罗山县| 苍溪县| 汶川县| 文水县| 沾益县| 海丰县| 禄劝| 香河县| 赤壁市| 贺兰县| 年辖:市辖区| 九台市| 大方县| 且末县| 三江|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