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軍
湖邊行
我的孤獨喜歡在湖水中棲居,白鷺
紛飛,多像一次裹挾不成的放棄
一粒石子漂打于湖面的起伏
多像我?guī)捉?jīng)周折終被湖心收容的墜落
圍湖而掠的楊柳,持續(xù)低垂
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附著于
鵝卵石上,被波浪反復沖刷
低垂的楊柳,夕陽下鍍金
水的鏡子撫平它欲望的深井
它還在下垂,下垂到與蘆葦相接
下垂到虛構出不曾觸及的因果
世間還有什么是不可放棄的呢?
當我屈膝下蹲,貼近石磯邊
兩只沉湎于稀薄夢中的乳鴨
我們緘默不語,都很陶醉
而放棄如此輕易便得以完成
寄蜉蝣
“朝聞道,夕死可矣”
說的是蜉蝣嗎?
它展翅空中
不飲
不食
關于昨天與明天
它反復告誡本心:
只有今天能讓自己從虛構中撤退
它期待每一次的蛻變
蛻變中生翅
蛻變中脫去暗淡的舊衣
最難捱的莫過于
舍棄的過程
多少假象充斥肉身
每一次蛻皮抽出一股污穢
五十次之后
消化道填充為空氣球
浮于半空
不飲
不食
不言不語
看它在夜光中扇動翅膀
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半生多在矛盾中度過
語言的皮相變得生硬
那一刻
它將我從旁觀的深井中打撈
然而
那三年自我折磨的衛(wèi)道之心不可知
那一天展翅、自我完善的殉道不可說
朝生暮死,東坡陷入過這樣一個謬誤
我也是
但我愿意相信這個謬誤
并一直相信下去
“寄蜉蝣于天地”
此時的天地是饑餓的
蜉蝣是饑餓的
我也是饑餓的
但蜉蝣與天地的饑餓我遙不可及
登 高
每次登高,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向我招手
我強作鎮(zhèn)靜,從來往的吶喊中
捕捉熟悉的背影,沒人會在意被人聽到
所有人都爭享這一剎那的掙脫,我站在一邊
默數(shù)山谷完成的一次次剃度
仿佛我的剃度很難一次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