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曉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一切意向之中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初中學生十多歲的年紀,臉上還洋溢著稚嫩的笑容,擁有著一顆對外界非常敏感好奇的心。他們憧憬未來抱有幻想,善于豐富的想象,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綺麗景象的奇幻世界。想象力是每個人生來都有的,但是很容易就遺失掉了,它太需要我們的培養(yǎng)和呵護。接下來談一談我的一點淺拙的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每篇文章都是有感情的,有靈魂的。能夠感悟出課本以外的知識。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初中有一篇課文《羚羊木雕》,有一道習題:這篇文章的結尾,兩個小主人公有沒有和好?今后會怎么相處?媽媽又會怎么辦?剛開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這一題時,大多數同學膽子太小,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想象的內容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當時不斷啟發(fā)他們:“假如你就是小主人公,這件事就發(fā)生在你的身上,接下來你如何做?”經過這句話的啟發(fā),同學們各抒己見,紛紛說:“等我明天上學就去找萬芳把這件事說清楚,我為什么今天去向她要小藏刀。并且請求她的原諒?!边@時馬上有人反駁道:“不能直接說出為什么要回小藏刀,這樣今后媽媽還怎樣面對萬芳。應該今天就去道歉,但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班上的同學七嘴八舌馬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理由,爭論非常激烈,發(fā)言也都十分的精彩。最后有一位同學的發(fā)言讓我很是敬佩。再如記得我在教學課文《黃河頌》時,先安排學生朗讀,后來我就開始教同學們唱這首歌,所有的同學都興致高漲,深切的感受母親河的壯闊和浩瀚。語文課還能唱著教?而且唱出來還很好聽!同學們也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好像身臨其境,仿佛感受自己就在黃河岸邊,身心異常愉快,通過這種想象,同學們學得快,理解得深刻。
二、積累豐富的知識,才能豐富表象
有知識經驗的多少所決定著表象的多少的。表象如果不足,其想象就不會豐富、就會不深刻,那么要想達到良好的效果,具體的做法為:
1、對于好的詩文要引導學生多讀,經常把課內課文和課外文章聯(lián)合起來,如教學文天祥的愛國詩《過零丁洋》中的尾聯(lián)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讓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愛國的詩句?
2、在我教授《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時,配以石拱橋的模型和圖片教學生學習說明順序;感知說明文文體的特點。教學范仲淹的經典《岳陽樓記》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真切領略到“洞庭湖”的壯麗景色。
3、如寫小作文《春》,先讓學生說說春的特征,然后帶學生去外面感受春的氣息;再讓學生對比朱自清先生寫的《春》和我們眼前見到的春,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適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思考。同樣是春,為什么不同?
三、隨時隨地捕捉靈感,用于寫作文之中
要想培養(yǎng)提高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從觀察身邊小事開始,進而仔細分析總結,最后進行組合展開想象。
作文教學中,讓學生根據一個畫面內容展開想象,畫面是在過馬路時,鴨媽媽帶著一群小鴨子寶寶整齊的向前走,看到畫面你會想到什么?那么同學們可以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鴨媽媽是如何指揮孩子們過馬路的,鴨媽媽帶孩子們去干什么,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寫一篇童話或者是一篇小故事。先要求學生仔細看清一共有多少只鴨子、什么隊形,又向哪走,然后引導啟發(fā)學生,設想一下過馬路時會不會發(fā)生什么事——如交通事故等,那結果又會怎樣?如此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豐富想象力,寫起來便能得心應手,落筆自如。又如教授詩歌《江雪》教學中,由于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畫,意境很美,往往是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所正謂“一切盡在不言中”,要想體會這種“意境無窮無盡”,就得發(fā)揮學生學生的想象力。
如我在教學日本科幻小說作家星新一的《喂-出來》時,布置同學們續(xù)寫“小石頭從天空飛下之后……”同學們的續(xù)寫千奇百怪,各有千秋,有的還叫人忍俊不禁。有的叫人驚心動魄。叫同學們寫科幻、童話等他們可是放飛了思緒,更是樂此不彼,想象力極為豐富。
總之,在新課改的今天,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面對一顆顆稚嫩童真、好奇的心靈,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放飛孩子的想象,帶領他們一起去飛翔,有了豐富的想象。同學們就能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