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高職教育中的重點。在傳統(tǒng)的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職教育中的一個薄弱點。但由于近幾年網絡及互聯網設備的應用率越來越高,各類外來文化不斷對我國本土文化進行沖擊,讓學生的思想政治出現了偏離我國教育目標的現象。因此,強化思想教育,轉表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現階段高職教育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大思政教育;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決定了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方向,對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優(yōu)秀的人才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優(yōu)異的實踐能力,更需要具有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是決定學生發(fā)展的重要表現,在當前的傳統(tǒng)教育中,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明顯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因此,學校應當盡快加強高職院校中的思政內容,強化學生的道德素質,并根據“大思政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幫助學生拓寬發(fā)展方向,養(yǎng)成健全、成熟的思想。
一、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大思政教育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論根據,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主要發(fā)展路線。但在當前的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卻并不如傳統(tǒng)課程。因此,學校應充分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并增加課節(jié)占比實踐,讓學生有更多實踐理解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從內心開始轉變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認識程度。
例如,教師應當根據大思政教育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出我國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特點,將現代化的優(yōu)勢加入之傳統(tǒng)政治思想教育中。在內容上,教師應當將核心思想及重點內容等單獨分離出來,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可以利用文化節(jié)、教學實踐課等特色主題活動,讓學生準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準備表演內容的同時也需要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學習和深入了解,在無形中便增強了對思想的鞏固,并加深了對思政的認識。此外,學校也應當對于當前的思政教育體系進行一定的該科。學??梢砸蠼處熯M行主題班會,宣傳思政核心理念。班會中可以組成辯論會,讓學生們自由進行表述,促進思政課程中的應用。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的辯論發(fā)言,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心理變化,幫助學生進行疏導,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改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
二、調整課程體系
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教師仍然是采用傳統(tǒng)教育方式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學校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革,但重心也只是改變了教學內容,許多實際性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共情能力差。感性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習思想政治具有深刻的意義,因此,如何將教學深入學生內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學??梢酝ㄟ^分類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分開。在理論階段,主要是幫助思政課程打下良好的地基,令學生形成初步的價值觀念。隨后對實踐部分進行拓展,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技能特點,將思政教育與技術學習相結合,解決日常中的實際困難。其次,由于高hi學生的特殊性,教學老師還應當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崗敬業(yè)的責任意識,同時針對不同職業(yè)的特點,對職業(yè)規(guī)范和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詳細地講解。一方面幫助學生實現更加良好的直接規(guī)劃,另一方面,也能將職業(yè)與思政內容想聯系,引導學生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掌握思想政治常識。
三、優(yōu)化課程內容和課程方式
在當前的教學之中,主要是以教師傳授,學生被動吸收為主,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較少,學習氛圍表現出明顯的枯燥。而思想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卻因為學習枯燥,又沒有立刻表現出負面影響,被教師和學生逐漸當作一場休閑課程,用作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教學質量一再下降。因此,在解決教學結構之后,教師首先應當對當前的思政教學內容進行整改,拓展教育內容,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應用性,從而提升學習動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時,可以將公益、慈善的理念帶入。教師可以在校園內舉辦公益志愿者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孤寡老人、貧困山區(qū)的慰問活動,讓學生們真正走入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過程中。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對活動進行總結,并說出自身的感悟。在回顧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地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強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設,從而提升自身的良性發(fā)展。此外,學校還可以將企業(yè)與學校聯系起來,增強職業(yè)道德觀念,并加以工作準則用作硬性束縛。在規(guī)定和道德的雙重約束之下,學生會很快養(yǎng)成愛崗敬業(yè)的性格特點,讓企業(yè)的實訓、實習中也能幫助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促進高職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結論:
思想意識形態(tài)是學生身心發(fā)展情況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教學之中,思政教育往往會對思想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的情況下,思政教學仍有太多問題等待改善,迫切需要進行解決。本文就學生的需求、新教學方法及理念與實踐的融合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究,以往能夠促進我國高職學生思想道德進步,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美華.論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中外企業(yè)家,2019,631(05):197.
[2]鐘敏華.淺析"大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
[3]李鵬.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J].商情,2020,000(014):223.
作者簡介:
胡國,男,山東東平人,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市,150000,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