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摘 要】目的:為了研究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預防骨折臥床便秘的臨床效果。方法:將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6例骨折需要臥床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按照收治的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便秘干預,研究組給予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干預,然后對比兩組患者便秘情況。結果:通過觀察,研究組患者排便順暢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大便性狀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有6例有無效,有效率為88.68%,對照組患者有19例無效,有效率為64.15%,兩組患者就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骨折需長期臥床的患者來說,采用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干預可有效的預防便秘的產生,使患者能順利變出代謝物,能降低患者所受痛苦,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去應用。
【關鍵詞】腹部按摩;穴位貼敷;骨折臥床;便秘;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骨折患者的發(fā)病率也逐漸增多,已成為骨科臨床中最為常見的疾病[1]。骨折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常需要臥床休息,但由于長期臥床,身體機能會下降,容易出現便秘問題,加重了患者的痛苦[2]。因此,便秘問題已越發(fā)受到臨床重視,本研究選取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6例骨折需要臥床的患者進行研究,對患者采用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預防的方法,取得了極佳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6例骨折需要臥床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53例對照組中,33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1~72歲,平均(51.25±4.23)歲。53例研究組組中,32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齡在22~71歲,平均(51.24±4.25)歲。兩組患者就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便秘干預,研究組給予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干預,具體方法如下:腹部按摩法:患者處于屈膝仰臥位,叮囑患者放松,在按摩期間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著涼,首先搓熱雙手,然后交叉雙手放在患者肚臍,先順時針按摩患者腹部100次,后逆時針按摩患者腹部100次,注意按摩強度要由輕到中,循序漸進。每次按摩4分鐘。穴位貼敷:貼敷穴位選擇患者的中脘穴、天樞穴、氣海穴及關元 穴,在貼敷前先按、揉穴位,每次按摩5分鐘。穴位貼敷中藥物主要有玄明粉及姜粉組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排便通暢度及大便性狀
通過觀察,研究組患者排便順暢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大便性狀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研究組患者有6例有無效,有效率為88.68%,對照組患者有19例無效,有效率為64.15%,兩組患者就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3 結論
骨折患者在臥床休息過程中,胃腸蠕動性變慢,導致腸內食物堆積,引起患者出現消化不良、腹脹及便秘等臨床癥狀。通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腸道的蠕動,能促進大便排泄。穴位貼敷療法中的姜粉能刺激位于消化道的神經末梢,促進患者腸道的蠕動,玄明粉可軟化大便,促進大便順利排出。結合上述試驗,針對骨折臥床的患者采用腹部按摩結合穴位貼敷,不僅能減少便秘的發(fā)生率,還能加速患者的代謝,加快疾病的康復,患者的滿意度高。
參考文獻
鐘文,黃慧芬,孫巧玉.穴位按摩護理改善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 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7):174-177.
馬莉,徐翠.腹部按摩護理配合大黃粉神闕穴穴位貼敷對臥床患 者便秘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