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巧雯
晚飯后在教室外的走廊晃悠。
我念著天空的東西,抬頭望,風(fēng)吹著云,漫步相敘,重逢別離。且站著吧,風(fēng)就從你的衣擺、袖子、領(lǐng)口跌跌撞撞地闖進闖出,把你往上舉呢。
六月一號,傍晚慵散的風(fēng),是夏日的第一陣晚風(fēng)。天色不沉不明,月亮隱在一大片云里,時隱時現(xiàn)的銀灰色月光冷冽地泛著,才叫人注意到它。東邊是這樣清冷的景象,而西邊的云正遮掩著落日,太陽是倔強的,即便將要沉了,也決意要把這云描一描邊。
看著云,許多事便輕易被回想起來。從前第一次注意到這樣“鑲邊”的云,是在跨海大橋上,約莫是下午五六點,團團的云被風(fēng)催著挪步,步伐不一,仿佛是從萬眾一心變得泄了氣,干脆隨心飄散拉扯,落日就藏匿在后面默默地、毫不收斂地放出光芒;又想起小時候站在山上,很遠的地方矗立著兩根紅煙囪,一刻不絕地往外涌著白煙,我指著白煙問姐姐那是什么,姐姐隨口答道“那是生產(chǎn)白云的地方”,我倒也真信了。很早以前我便愛云,如今更甚。
作者是寫意抒情的高手,有著深厚的煉字功力,如:風(fēng)吹進衣擺、袖子、領(lǐng)口用“闖”字、月光鋪灑天空用“泛”字、風(fēng)吹云朵用“催”字……這些極具表現(xiàn)力的字配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在文章沉靜悠遠的氛圍之中平添了一絲靈動,令人稱道。
起風(fēng)了。
“應(yīng)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云漸漸散開,如浸潤了水分的籠煙薄霧一般,顏色也變得暗淡起來。如果不是這帶了暮色的天而是間隙露出的湛藍,如果不是這云霧輕絮而是濃霧繚繞,那么“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倒真像是溢出了山谷的云霧煙了。
天色漸沉。
彩云染煙霞,不覺夜已深。居民樓的燈接連亮起,星輝斑斕,倒掛的銀河融進了煙火氣。又憶起初中時我坐在教室的窗邊,也常像現(xiàn)在一般看云。如今上了高中,閑暇時間越來越少,可我卻依然會偷閑看看這每日出現(xiàn)在天空卻永不相同的云。
突然想起《菜根譚》中的話來:“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時代浮躁,人們行色匆匆,步履不停;商潮滾滾,人們?yōu)槊鴣?,逐利而去??上焐线@云自在舒卷,太少人欣賞;可惜名利如云般易隨風(fēng)飄散,太多人不懂。
作者喜歡看云,但如果僅僅是寫看云,文章難免流于淺顯,于是作者便在文中增添了由看云而生發(fā)的關(guān)于時代浮躁的感悟,在文章沉靜悠遠的氛圍之中再添一層思想的厚重。
下雨了。
雨滴在眼鏡片上,模糊了我的視線。匆匆回到教室,卻惦念起學(xué)校荷塘的荷花來。四月的天空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無從起頭,可六月蓮燦是不管這些的,“別樣紅”前已滿是碧色。下一場雨吧,荷葉也能造出“珍珠”來!
“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跡都消逝在歲月里,消逝在云里和風(fēng)里?!比藗兂3S捎谔摕o的感情而能夠長久地記住一些東西,如云霧煙、夏雨荷。
年復(fù)一年我再次見到它們,年復(fù)一年我再次記住它們。
“匆匆回到教室”與開頭“在教室外的走廊晃悠”呼應(yīng),使得這篇看似“形散”的文章有“跡”可尋。至此,作者完成了一次與心靈的對話,將自己在看云過程中的靈動感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結(jié)尾處“人們常常由于虛無的感情而能夠長久地記住一些東西”“年復(fù)一年我再次見到它們……”等感悟頗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思,余韻悠長。
(指導(dǎo)老師:王若蘭)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