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尚漢隸筆意的唐代書家

      2020-11-16 02:07龍正瑤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8期

      龍正瑤

      摘 要:文章通過對唐代隸書書家作品的分析與研究,來探求唐代隸書中有尚漢隸筆意的現(xiàn)象。從殷仲容、梁升卿、韓擇木、蔡有鄰四位書家的隸書作品入手,結合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梳理了唐代隸書的發(fā)展脈絡,分析了書家們是如何取法漢代隸書來進行隸書作品創(chuàng)作的,總結了他們的書風特點。

      關鍵詞:唐代隸書;漢隸筆意;唐代書家;書法風格

      一、背景

      隸書興盛于兩漢,至魏晉以降,逐漸讓步于楷書。在北朝末期雖有復興古風運動,但是并沒有徹底改變隸書各體雜糅的現(xiàn)狀,而隋至初唐時期,隸書基本是北朝書風的延續(xù)。入唐以后,隸書中興,迎來了繼漢隸的第二次發(fā)展高峰,涌現(xiàn)了一大批擅長隸書的書家。在面對唐初隸書日益衰微、隸楷間雜的問題,一些書家開始回望隸書的演變,進行溯本求源,力圖重塑隸書傳統(tǒng),重新恢復隸書古法。唐代隸書的這一復古傾向大致表現(xiàn)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恢復漢法階段,集中于高宗至武周年間(650-705年),以殷仲容為代表書家,將隸書筆法慢慢轉變?yōu)橐怨欧ㄗ麟`,改善了前期書體參雜的狀況,明確了以漢隸為標準的隸書審美;第二個階段是融合穩(wěn)定階段,集中于開元至天寶年間(713-756年),以梁升卿、韓擇木、蔡有鄰為代表書家,以漢隸為師,凝煉筆法,規(guī)范結構,樹立風格。這四位代表書家的隸書作品將唐人的視線焦聚到了漢魏時期,他們崇尚漢隸筆意,研習漢代碑刻隸書,在繼承隸書傳統(tǒng)方面做出了努力與貢獻,對后代隸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二、尚漢隸的唐代書家及代表作品

      唐代隸書經(jīng)歷了唐初其他書體的沖擊,在寬松的文字政策的倡導下,許多供職于集賢院和翰林院的書家,基于恢復隸書傳統(tǒng)的目的,身體力行之,嘗試復興漢隸書風,樹立唐代隸書的基本法度。從殷仲容、梁升卿再到韓擇木、蔡有鄰等書家,他們不斷地對隸書形態(tài)進行去楷化,將時代書風與隸書古法進行磨合,繼承了漢隸的藏鋒用筆、方正結體、整齊章法,合理融合到了各自的隸書創(chuàng)作當中,促使了唐代隸法漸至嫻熟純正。

      (一)殷仲容與《馬周碑》

      殷仲容,陳郡(今河南西華)人,是初唐畫家殷令名之子,顏真卿的舅祖,官任工部郎中。精擅榜書題額,傳世隸書作品有《武氏碑》(668年)、《馬周碑》(674年)、《褚亮碑》(683年)等。其中《馬周碑》為其代表作品,全篇多有方筆的運用,不論是從字的筆畫還是結構都盡顯方意,氣息與《西狹頌》(171年)相類。

      《馬周碑》筆畫骨力見遒勁,橫豎畫起伏波動的變化不大,與《西狹頌》相比則少了幾分蒼茫雄渾的意味。在用筆上,部分鉤畫、橫折及短橫略帶楷書的影子,還未完全脫離隸楷書體雜糅?!恶R周碑》結體齊正勻稱,字內空間分布較松,筆畫向字格四周排布,擠壓分割字外空間,形成了字形飽滿的效果。在“霜”“寒”“冥”“高”等字的筆畫處理上亦有篆書圓勁筆意,轉折處外圓內方,方筆與圓筆并用,調和了碑中的方折之感,顯得高古質樸?!恶R周碑》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即單字內出現(xiàn)了多個波磔筆畫的運用。

      (二)梁升卿與《御史臺精舍碑》

      梁升卿,安定(今甘肅定西)人,開元名臣,涉學工書,尤善八分書,開元十一年(723年)任殿中侍御史,同年,其隸書代表作品《御史臺精舍碑》刻成。

      《御史臺精舍碑》線條質感似《禮器碑》(156年),用筆沉著,筆力秀勁。在《禮器碑》的基礎之上加強了筆畫的粗細對比,更顯凝重厚實。細觀碑中的撇畫與捺畫還可以看到書家梁升卿對《乙瑛碑》(153年)筆法的吸收,在撇畫收筆處都是向上露鋒出尖的形態(tài),捺畫的捺腳也是先重按再順勢而出,圓潤有力。在結體方面,梁升卿將字的重心整體上移,縮短了橫向筆畫之間的距離,字內筆畫擠壓上部空間,在個別單字中還會故意拉長豎畫,造成了上密下疏的視覺效果,使字勢富有動感,變化多樣。

      (三)韓擇木與《葉惠明碑》

      韓擇木,昌黎(今河北通州)人,官歷右散騎常侍、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與蔡有鄰、史惟則、李潮并稱為“唐隸四大家”,以隸書馳名于盛唐,世人對其評價很高,故有“中郎中興”之稱。存世作品有《葉慧明碑》(717年)、《告華岳文》(742年)等。

      《葉惠明碑》是韓擇木代表之作,最得漢代《曹全碑》(185年)的形神,完全擺脫了之前的隸楷雜糅現(xiàn)象,很好地吸收了漢隸的用筆、結體及章法。在用筆上,掌握了漢隸以篆法寫隸的圓筆筆意,一改唐人以楷書隸的習氣,點畫圓融,清新脫俗。韓擇木在書寫中用筆提按動作明顯,筆畫有粗細對比,運筆有輕重緩急,重點刻畫了每字的主筆畫,讓主筆突出。在結體上,借鑒了《曹全碑》以扁為主的結構,橫畫 “一波三折”的動態(tài)皆有表現(xiàn)出來,撇捺筆畫收放自如,字距遠遠大于行距。字形變化豐富,章法參差錯落,氣韻生動流暢,秀美靈逸。字與字之間有穿插關系和疏密對比,布局安排得當。

      (四)蔡有鄰與《尉遲迥廟碑》

      蔡有鄰,濟陽(今屬山東)人,活動于開元年間,是東漢書法名家蔡邕的十八代孫,官至胄曹參軍。善八分書,為“唐隸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尉遲迥廟碑》。

      《尉遲迥廟碑》筆畫瘦硬嚴勁,頗有《禮器碑》的味道。該碑方、圓筆并用,比較《禮器碑》瘦勁方折的筆畫,蔡有鄰則是把碑中筆畫處理得稍顯圓健了許多。有的筆畫與《禮器碑》相比,明顯有重按加粗,增加了重量感,使字的重心在視覺上向下偏移。撇、捺筆畫向左右伸展,呈開弓之狀,強化了橫勢的動態(tài),與同時期的其他隸書作品相比,結體更寬扁?!段具t迥廟碑》用筆自然,行筆遲澀凝重,不緩不急。字形大小相對勻稱,結字嚴謹,左右結構的字基本是左窄右寬,結構平穩(wěn),法度嚴謹。整體章法整齊有序,沒有過多的節(jié)奏變化,有些細瘦的筆畫已斑駁殘泐,反而增添一絲樸拙的韻味。

      三、尚漢隸的唐代書家的書風特點

      崇尚漢隸的唐代書家們在隸書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恢復隸書傳統(tǒng)、糾正隸楷混雜為主要任務,其書風之間會相互影響、滲透,在筆法、結體、章法上顯現(xiàn)出了三個共同特點。

      (一)清瘦精勁,漢隸筆意

      唐代書家追摹漢代隸書,在“尚法”的時代精神影響下,掀起了復古漢隸的潮流,他們尊重法理,規(guī)范隸書筆法與結體,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與漢隸氣息十分相似的隸書作品,慢慢恢復了唐代隸書的法度。不論是武周時期的《馬周碑》,還是開元之后的《御史臺精舍碑》、《葉惠明碑》及《尉遲迥廟碑》,書家們以漢隸為尊,大多取法于漢隸名碑,碑刻面貌近似漢碑古意。他們的代表作品在用筆上,筆畫整體偏清秀精致、瘦勁挺健的風格,都是方、圓筆并用,逆鋒行筆,有提按的變化。這些書家因襲漢隸書風,故所書的隸書作品也明顯帶有漢隸筆意,沉著穆雅,自然生動。

      (二)平正工整,寬方疏朗

      唐人書隸雖有模仿漢人,但與漢人書隸還是有所不同,漢隸古質,唐隸妍麗。即使是崇尚漢隸書風的唐代書家,仔細觀察他們的隸書作品,其線條與漢隸相比,還是更趨光潔干凈,筆畫橫平豎直,規(guī)矩勻停。這些書家大多以《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等工穩(wěn)一路的碑刻為取法對象,從而也使得了字形結構比較勻稱平正,工穩(wěn)秀整。在結體上,唐代書家繼承了漢隸方扁為主的結體方式,將波挑左右伸展,縮短豎向筆畫長度,強調筆畫的橫勢,加之字內線條偏細瘦,凸顯了字內空白,造就了寬勻疏朗的結體特征。

      (三)行列有序,端莊古雅

      《馬周碑》和《御史臺精舍碑》中有界格分割,形成了縱成行、橫成列的章法規(guī)律,整齊排列,秩序井然?!度~惠明碑》與《尉遲迥廟碑》也是布局嚴整,且上下字距寬,左右行距窄,字距明顯大于行距。像殷仲容、梁升卿、韓擇木、蔡有鄰這些書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即曾在集賢院或翰林院侍書供奉過,為當時的專職書家。他們深受儒家經(jīng)典及中庸思想的熏染,其書法也表現(xiàn)出廟堂之氣, 有著端莊古雅、沉穩(wěn)樸蓄的美感。

      四、結語

      在隸書發(fā)展史上,唐代隸書是漢代與清代隸書之間的過渡,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從唐初到開元時期,一批書家先后投身于復興唐代隸書的浪潮之中,改善了隸書深受其他書體沖擊、日益衰微的困境。他們努力推動了隸書傳統(tǒng)的恢復,積極探索了漢法規(guī)律,規(guī)范了隸書基本法度,所創(chuàng)作的大量隸書作品從漢隸中而出,融合了漢隸的筆法、結構與章法,賦予了唐代隸書的新鮮與活力。唐代書家們對于漢隸的繼承與學習,也影響了至宋以后的隸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曉倩.唐代碑額書法藝術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蘇杰.唐隸書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3]劉黎.唐隸小議[J].文博,2003(4):57.

      [4]王鵬江.唐碑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

      [5]陳根遠.唐《韓秀實墓志》及其他[J].文博,2010(4):32.

      [6]劉春娥.“孔廟三碑”書法藝術的審美特征及隸書實踐[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9.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基隆市| 娱乐| 和平县| 福海县| 灵宝市| 广丰县| 吉木乃县| 桐乡市| 晴隆县| 枝江市| 延寿县| 周至县| 将乐县| 永昌县| 庆云县| 油尖旺区| 汾阳市| 肥西县| 阿尔山市| 乌鲁木齐县| 商水县| 常德市| 达孜县| 叶城县| 和林格尔县| 太原市| 玉溪市| 阳江市| 平罗县| 江油市| 枣庄市| 彭水| 新野县| 灵寿县| 滦南县| 马公市| 新蔡县| 南川市| 麦盖提县| 白山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