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喆
從古到今,許多文人騷客對于代表慘景冷意的意象十分鐘愛,似乎只有描寫殘缺的凄涼的事物才能更深刻的表達詞人或悲苦凄清、或無奈孤寂、或同情憐憫的情感內蘊。研究品讀過納蘭詞的人應該知道,納蘭是第一個把這些代表慘景冷意的意象集中的來寫的人,可見納蘭性德對于殘缺意象的鐘愛,如寒月,暮春,落花,斜陽,西風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此情景會感到很浪漫,給人一種美的感受,而因詞人心中本就充滿憂傷哀愁,這些意象是最能激起詞人德哀愁情緒,成為寄托情感德載體。
梨花即梨樹之花,顏色一般為純白色,納蘭性德對“梨花”意象十分喜愛,據相關學者統(tǒng)計,納蘭性德的348 首詞中“花”的意象出現頻率最高,為195 次,其中“梨花”意象最為納蘭性德所喜愛,出現11 次(不含“落花”意象),其10 首出現在愛情詞當中。另有兩首以“雪”指代“梨花”。梨花除了代表冰清玉潔和高貴品質外,也代表一種梨花易謝的哀愁別離情緒,因為梨花的“梨”與“離”諧音,代表著納蘭愛妻盧氏生命和幸福生活的短暫,借用“梨花”的意象來作為自己表達緬懷愛妻和寂寞惆悵的情感。
蓮花歷來被各個朝代的文人騷客所喜愛,納蘭性德也不例外,在納蘭詞的悼亡詩中有關于蓮花的有3處,納蘭性德選取“蓮花”這個意象有其三個原因:一是蓮花有叫荷花,荷花的“荷”諧音同“和”,有和諧的喻意,納蘭借“蓮花”這個意象來表達他們夫妻之間鶼鰈情深。第二是荷花美麗而不嬌艷,清新脫俗,氣味清雅芳香,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好品質,納蘭借蓮花來比作妻子如蓮花一般純潔美好。第三是蓮花具有特殊的寓意,佛教中的蓮荷是仙境之花,可以孕育靈魂,能讓人死而復生。納蘭性德希望借用蓮花讓自己的愛妻重獲靈魂而復活。如《山花子》曰:“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zhèn)€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p>
2.1“落花”與“月”意象組合。
“花”、“月”是許多詩人詞人喜歡組合起來使用的兩個意象,納蘭性德也是如此,對月意象尤其偏愛,常借“月”和“落花”這一意象組合書寫著納蘭人生的悲歡離合,“落花”意象的選擇是納蘭對美好事物的留戀感傷情緒,“月”則作為自然景觀,成為文人騷客情感寄托的載體,或代表光陰似箭、或寄托相思之情、或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納蘭性德經常將“月”意象和“花”意象進行組合排列,用來抒發(fā)對妻子戀人的相思之情。如《鬢云松令·枕函香》“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后。時節(jié)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使用“梨花”“腸斷月明”“紅豆蔻”等一系列意象所營造出更為悲涼凄冷的哀傷之情。
2.2“落花”與“西風”意象組合
“西風”這類意象在古代詩歌中是出現較早的,“西風”意象是由“秋風”演變而來,在唐代以前多用秋風,而在唐以后多用西風。提起西風便會讓人有一種凄涼蕭瑟的感覺,更讓人有一種悲秋的情懷,“落花”和“西風”構筑起意味不盡的意象世界,明月下的場面和西風中的場面相互對比,構成了強烈的藝術對立統(tǒng)一的效果。如《憶王孫》中“西風一夜剪芭蕉,滿眼芳菲總寂寥”,西風引人傷時,敗花讓人傷感,納蘭將“西風”和“落花”這兩個意象組合在一起,構成獨特審美結構,更能準確的刻畫出納蘭此時悲苦哀愁的心緒,富有藝術表現力。
2.3“落花”與“燈”意象組合
“燈”意象通常在古典詩詞中是光明和溫暖的象征,而在納性德筆下的燈多是殘缺的,充滿了悲劇色彩,納蘭性德或在燭光下追憶,或在燈影里輾轉,或在孤燈下悼亡,或在剪燭時遣懷。燈燭已然成為他表情達意不可或缺的意象,成為他哀感頑艷詞風形成的關鍵因素,如《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中的“背燈和月就花陰,己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再如《如夢令》:“正是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醒?誰醒?從此簟紋燈影?!奔{蘭通過使用“落花”“燈影”意象抒發(fā)他悲涼郁結、凄苦寒艷的意緒。
2.4“落花”與“斜陽”意象組合
當“斜陽”與“落花”組合后,會呈現出強烈的情感和視覺效果。如《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詞人借“落花”與“斜陽”意象的組合呈現出凄涼苦悶的哀愁思緒,使得詩詞增加了寂寥的畫面感和更富有藝術表現力。
納蘭曾說“我是人間惆悵客”,這樣的特質和他的身世有一定關系。納蘭的父親是權傾朝野的重臣高官,母親也就是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可以說,納蘭性德一出生便會衣食無憂,享受榮華富貴。有著這樣顯貴身世的納蘭,卻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納蘭性德借“落花”來比作自己的生命歷程和花一樣,花在盛開時香味沁人,羨煞旁人,但嬌柔的花經不起凜冽的寒風摧殘,正如納蘭無法承受接二連三的重大打擊,如自己的才華不被重用、緊張的父子關系、發(fā)妻的撒手人寰等。
《花間集》婉曲幽深的境界、溫軟香艷的色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納蘭性德,他自幼便喜歡閱讀和研究花間詞,這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納蘭的創(chuàng)作?;ㄩg詞所采用的意象群主要以花,草,月等為中心的自然意象,所傳達出的就是輕柔明麗,縱觀納蘭詞中所出現的絕大部分的自然意象及風格都和花間詞有相似之處。納蘭性德曾說:“仆少知操斛,即愛花間致語,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調鏗鏘,自然協(xié)律?!薄罢l持《花間集》,一燈氈帳里”,因此納蘭在詞創(chuàng)作的意象選擇中,自然而然地也就受到了李煜詞意象的影響。
在我們大量的閱讀和了解納蘭詞過后,發(fā)現納蘭在詞作中彰顯出江南水鄉(xiāng)的溫婉氣質,特別是在詞作意象的選擇上,多為凄美之詞藻,對于自幼生長于京城的納蘭性德,卻少了北方詞人應有的豪氣。這是因為在當時,納蘭性德喜歡結交文人墨客,在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南方文人,如顧貞觀就可以稱得上是納蘭性德的知己。因而,顧貞觀的文人氣質與詩作風格對納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顧貞觀主張“舒寫性靈”,其詞用情之至、質樸自然,在他的詩作中,隨處可見“落花”等凄婉意象,所以這對納蘭詞影響極大。
納蘭性德,一個一生在權勢與自由,愛情與婚姻中苦苦掙扎的多情公子,他的一生雖然非常短暫,但他在文學上的貢獻卻十分卓越,是詞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他不幸的身世,不順的仕途,悲慘的婚姻以及對封建社會黑暗的憤懣和無奈,都影響了他對審美意象的選擇,造就了他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