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華 楊中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止返貧和繼續(xù)攻堅同樣重要。扶貧工作成效首先體現在貧困數量的絕對減少,但脫貧并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脫貧之后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只有從一開始就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才能奪取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勝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脫貧攻堅進入關鍵的倒計時,目標任務接近完成,脫貧進度符合預期。但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防止脫貧人口大面積返貧仍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客觀上看,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因災、因病、因殘、因產業(yè)失敗和務工不穩(wěn)等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剩余貧困人口多數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人數雖少但工作難度在增大,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汛情影響,部分群眾在脫貧后可能會再次返貧。如果眼睛只盯著脫貧,這邊“減存量”,那邊“增新量”,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為此,扶貧工作相關責任主體要統籌做好精準脫貧和防止返貧,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防止返貧,要全面領會中央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扶貧開發(fā)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廣大扶貧干部是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要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么、強調什么,深刻領會什么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
防止返貧,要不斷深化扶志扶智?!笆谌艘贼~”解的是燃眉之急,“授人以漁”才是治本之策。在扶志上,要努力改造貧困群眾思想觀念、精神風貌,喚醒貧困群眾作為最廣大勞動者的奮斗激情,改變部分貧困戶好逸惡勞的貧困心態(tài),激發(fā)脫貧致富爭上游的內生動力。在扶智上,要通過教育培訓、實例引導等方式,開拓貧困群眾眼界視野,訓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思維能力,整體性提高脫貧致富智力水平,讓貧困群眾有能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防止返貧,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wěn)定。貧困縣摘帽后,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jiān)管的要求,留出緩沖期繼續(xù)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任務,確?!皟刹怀睢闭娌怀?、“三保障”全保障,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wěn)定脫貧,警惕亞貧困群體、邊緣貧困群體返貧。深化對口扶貧、協作扶貧、定點扶貧,扶上馬再送一程。加大產業(yè)、就業(yè)扶貧力度,幫助貧困人口建立穩(wěn)定增收渠道,增強造血功能。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xù)扶持力度,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防止出現死角盲區(qū)。從更長遠考慮,還應研究制定減少相對貧困和支持相對貧困地區(qū)的有關政策,建立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
防止返貧,要建立監(jiān)測和幫扶機制。堅持事前預防與事后幫扶相結合,加強對脫貧不穩(wěn)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的監(jiān)測,提前發(fā)現并識別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口,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防止脫貧人口返貧、邊緣人口致貧。對有勞動能力的監(jiān)測對象,主要采取開發(fā)式幫扶措施,對無勞動能力的監(jiān)測對象,進一步強化綜合社會保障措施。充分發(fā)揮政府、市場和社會的作用,鼓勵先富幫后富、守望相助,形成防止返貧的工作合力。“開弓沒有回頭箭”,9300多萬人脫貧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眾多扶貧干部付出的汗水、心血乃至生命不能白費。只要我們堅持脫貧攻堅“勇創(chuàng)業(yè)”,防止返貧“善守成”,就一定能夠兌現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