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孔雀膽》在我的各部劇作里面仍然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在重慶,成都,昆明,漢口,天津等地都曾經(jīng)演出,聽說都受到了觀眾的歡迎。這一次在上海的演出,我又算得到了一個考驗的機(jī)會。假使依然能夠成功,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jié)論:歷史劇是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東西。
我們受著資本主義都市文化的沖擊,文藝批評和創(chuàng)作都感染著了一種新高蹈主義的流毒,凡是人民大眾所喜歡的東西都覺得庸俗。因而我們有了一種厭惡歷史故事的傾向,一以歷史題材從事寫作似乎便不時髦了。尤其是根本沒有歷史的美國文化,對于我們,影響得特別深厚。好萊塢的淺薄無聊支配了的不僅是“上海小姐”們的頭腦。
我們的眼光當(dāng)對準(zhǔn)民眾。民眾是喜歡歷史故事的。平劇和各處的地方劇差不多都是以歷史故事為題材,而一直到今天,照樣得著人民大眾的喜歡,趕人民大眾所喜歡的材料,盡力加上些唯他命,應(yīng)該就是最有益于人民的東西。
把眼光從淺薄的好萊塢勇敢地移開吧。請看看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的蘇聯(lián),她正不斷地在演出莎士比亞,尤其在愛國戰(zhàn)爭中,歷史題材的劇作很受著鼓勵。這些應(yīng)該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離開人民利益便沒有現(xiàn)實主義,問題本不在乎題材。假使是站在資本主流文化的立場,一切的傾向差不多都是背道而馳。它的目標(biāo)不是在福利人民,而是在人民福利。假使那種剝削人民的勾當(dāng)就是時髦,那應(yīng)該是人民大眾所最痛恨的時髦。
在“反美”可以成為罪狀的今天,我要大膽地在戲劇文化中提倡反美運動。肅清好萊塢的低級趣味,回到老百姓的立場來,準(zhǔn)對著老百姓情感,忠實地替老百姓服務(wù)。
我懷念著寫出各種各樣舊式劇本的那些偉大無名作家,那些大公無私的中國莎士比亞①原文無“亞”。,他們的聲名是永遠(yuǎn)被埋沒了。我同時愿把這不時髦的作品奉獻(xiàn)于這些無名英雄。
(原載上?!洞蟊娨箞蟆?946年8月25日第3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