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時候恨鐵不成鋼,不經(jīng)意間會說出類似這樣的話。尤其是在公眾場合或當他人面,不僅讓孩子尊嚴受損,還很傷害他們的自信心。
說這種話的父母有一個特征,那就是與孩子競爭的心理企圖。當孩子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圍之內(nèi)時,就會單方面地指責孩子。
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不會把父母當成是支持者和幫助者。他們認為父母既沒有意愿幫自己解開心結,也沒有能力化解自己的困境,從而對父母產(chǎn)生不信任感。
孩子沒學過的東西當然不知道,即便是學過的東西,孩子也會很容易忘記。如果父母平時因為一點小事就責備孩子“怎么連這個也不懂”“你到底知道什么”等,孩子會真的認為自己無能。而從父母那里體會到被瞧不起的滋味,會讓孩子陷入被孤立的茫然之中。
被其他人無視的感覺很糟糕,這一點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樣的。而且,孩子的內(nèi)心很脆弱,他們還不能像大人一樣很好地調試自己。當他們被父母無視時,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內(nèi)心受到很大打擊。所以,父母講話時一定要格外注意。
父母千萬不能讓孩子認為“我的行為是錯的,我要為此羞愧”,而是應該讓孩子思考“我的行為中哪部分做錯了”,要讓孩子有內(nèi)疚感,而不是形成羞恥心。父母要做的不是全面否定孩子的人格,而是指出孩子具體錯在哪兒了,怎么錯的,如何改正和補救,這才是正確的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