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遠 趙保海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廉潔文化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要素,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表現(xiàn)形式、行為方式的總概括。近年來,大學生是開展廉潔文化教育的主要對象群體,在其思想形態(tài)中形成廉潔觀,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推動倡廉建設的基礎性工程。當前,二者在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內容偏少、力度不強的問題,因此需進一步探究廉潔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加強廉潔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廉潔文化歷經時代的變遷而被賦予新的內涵和新的表現(xiàn)形式,新時代的廉潔文化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的新的文化形態(tài),包括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的全民道德倫理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尺度的價值導向文化以及以“廉潔大眾化”為目標的政治思想文化。加強廉潔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要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立足當前倡廉建設的現(xiàn)實情況,結合大學生廉潔意識的內化程度,緊跟國際國內關于廉潔的社會熱點問題,增強廉潔文化與思政課融合的現(xiàn)實感和時代感。另外,中國古代的廉潔文化作為廉潔文化的源頭,盡管帶有封建色彩的弊端,但也有值得考究和借鑒的價值。回溯廉吏佳話,東漢太守羊續(xù)“懸魚拒賄”,孔奮“身處脂膏不自潤”,宋朝包拯“不持一硯歸”等,這些廉政故事,為開展廉政教育提供豐富的給養(yǎng)。
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視理論的“觀念性”又要注重實踐的“物質性”,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提升育人效果。將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課,不僅要從理論層面向大學生傳輸廉潔文化的概念內涵、核心內容、功能作用等,讓大學生通過理論教學的形式較快體認廉潔文化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還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發(fā)揮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廉潔的正反案例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教育,組織學生參觀廉教文化基地,參與廉潔教育專題講座以及我心目中的“廉潔”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與這些實踐活動,讓大學生進一步對廉潔文化的理論知識進行內化吸收,切身感悟廉潔文化對自身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性、黨和國家黨風廉政建設對個人廉潔品質的要求。
成長于信息化時代的00后大學生,各類自媒體平臺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學習的重要媒介。當前高校的思政課還較多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難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將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在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的同時,應堅持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的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倡廉建設構建起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新時代廉政話語體系,是廉政話語體系轉換的經典范本,應認真研學習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并應用到思政課堂中去。另一方面要將現(xiàn)代的網絡教學手段納入思政課堂體系,采用慕課教學、微電影教學以及自媒體教學等新興現(xiàn)代教學方式,增強廉潔文化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高校面對大學生開設的五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相通,卻各有側重,廉潔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也應根據(jù)各門課程授課內容的差異,進行整體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增強融入的針對性?!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側重于提高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可以將為官從政的廉潔奉公職業(yè)道德品質融入大學生職業(yè)道德教育,把為民服務的公仆精神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側重于對黨的指導思想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外交等方面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分析,應從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分析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將廉潔大眾化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聯(lián)系起來,從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廉潔文化建設的時代需要。《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側重于對歷史事件的剖析,可以從中國近現(xiàn)代的政權更替總結廉政建設的經驗教訓,從近現(xiàn)代歷史人物的廉政事跡激發(fā)大學生愛國愛民的民族精神、心系百姓的廉潔意識。《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中的主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出發(fā),從分析群眾史觀中明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對社會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讓大學生從哲學的高度了解堅持執(zhí)政為民、大力加強廉政建設的基礎理論和緣由?!缎蝿菖c政策》課是一門現(xiàn)實性和時代性較強的課程,緊跟國際國內形勢、政策和社會熱點問題,可以結合最新的時事案例開展廉潔文化專題式討論教學,引發(fā)學生對廉潔教育和行為的共鳴。
作為廉潔文化的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要將教師的廉潔自律情況納入師德師風的考核評價體系,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廉潔教育專題講座,以此促進教師自律為師、廉潔從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廉潔觀做出表率。此外,教師自身的廉潔文化理論知識儲
備和教學手段運用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許多高校的思政課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廉潔文化理論知識學習、對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堂的實踐教學經驗不足導致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針對這些問題,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廉潔文化專業(yè)知識培訓、實踐教學技能培訓,并設立廉潔文化相關科研專項項目,教師應主動學習廉潔文化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積極申報廉潔教育相關的思政類課題研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廉潔教育教學資源,用于指導實際的教學過程。
廉潔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共同發(fā)力,才能切實有效的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標。學校各級領導要發(fā)揮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以及行動引領作用,高度重視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完善相關的機制和物質保障。學校應在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成立專門的廉潔教育辦公室,下發(fā)相關文件規(guī)定,負責監(jiān)督并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鼓勵在廉潔文化領域有一定學術成果的教師開設相關選修課程供在校生選修,以此促進廉潔教育覆蓋范圍的最大化。另外,物質保障機制是確保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學校要構建績效考評機制,將教師開展廉潔教育工作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納入考核體系,并配套相應的獎懲機制。另一方面,學校要提供經費支持,為廉潔文化融入思政課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完善廉潔教育教學軟硬件設施,拓寬實踐教學基地、規(guī)劃校園廉潔環(huán)境要素建設、邀請校外廉潔模范或廉政公職人員開展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