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中醫(yī)院 浙江 溫嶺 317500
筆者采用雷火神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33例,獲效滿意,茲報道如下。
所選患者來自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診的門診患者63例,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肱骨外上髁炎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確診后隨機分為雷火神針治療組(觀察組)和懸灸治療組(對照組)。觀察組33例中,男12例,女21例;年齡23~61歲;病程7天~2年;均為單側疼痛。對照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25~60歲;病程10天~2年;均為單側疼痛。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觀察組:先將沉香、木香、乳香、羌活、干姜、肉桂、人工麝香打粉,按照2∶2∶2∶2∶2∶1∶1混合過80目篩后備用;取優(yōu)質艾絨50g,均勻摻入以上制好的藥粉30g,用河南中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手工艾條機制成直徑3cm,長20cm的艾條,即雷火神針;患者取坐位,患肢略外展屈肘90°置于治療床上,在肱骨外上髁壓痛最明顯處作標記,術者將5cm×5cm紗布4層覆蓋標記處并使其處于紗布中間,同時點燃2條雷火神針,一條放置旁邊備用,一條持于右手,左手固定紗布,右手將雷火神針點燃的一端重按在紗布中間,直至患者感到灼熱,立即將雷火神針提起,等待片刻,再重新按下,重復幾次后艾火即將熄滅,換一旁備用的雷火神針,交替使用,反復實按30下,局部皮膚可見大片的紅暈,患者有明顯的溫熱感,甚至會有熱力深透的感覺。雷火神針隔天治療1次,7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2.2 對照組:患者取坐位,患肢略外展屈肘90°置于治療床上,在肱骨外上髁壓痛最明顯處作標記,取直徑3cm,長20cm的上好清艾條,將一端點燃,夾在艾灸架上,使艾條與標記處皮膚垂直進行施灸,施灸高度根據患者感到患處有灼熱感但能忍受進行細微的調整,每次治療30分鐘。懸灸治療隔天1次,7次為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制定。治愈:肘關節(jié)疼痛完全消失,無握力下降,活動正常;顯效:肘關節(jié)疼痛基本消失,關節(jié)長時間或用力活動后偶爾出現疼痛,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好轉:肘關節(jié)疼痛減輕,活動功能有所改善;無效:肘關節(jié)疼痛及活動功能均無明顯改善。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痹證”范疇,主要是勞損導致經脈瘀阻,或外感風寒濕邪阻滯經脈所致。雷火神針療法首見于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六》的記載。雷火神針是由艾絨、乳香、沒藥、麝香等藥物,用厚紙卷成條狀,點燃一端后吹滅,用點燃的一端隔紙十層直接按于患處,讓熱氣直入病所的一種艾灸方法。該法類似有艾灸和針刺的雙重作用,所以以“針”稱之。相較于普通艾條,雷火神針的灸質除了艾絨還含有溫經通絡、祛寒除濕等藥物,在治療過程中,雷火神針所含的藥物燃燒時產生的藥化因子可以滲透到深部,促進組織細胞的物質交換,改善血液循環(huán)。雷火神針的施灸方法屬于灸法中實按灸,實按灸傳遞熱量更為直接、集中,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熱量,不論是在組織的淺層還是深層,雷火神針升溫幅度和傳遞熱量的速度都強于清艾條?!氨园Y”治療,歷來強調“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選取最痛點作為阿是穴進行施治。雷火神針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直接作用于肘關節(jié)損傷局部,有效激發(fā)了局部氣血運行,使經絡暢通而痛止。將傳統雷火神針的隔厚紙實按灸改為隔4層紗布,可以避免厚紙起火,并使藥力和熱力更容易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