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沈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近年來很多高校的學生因為心理健康的問題成為輿論的焦點,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前很多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非常不樂觀的,并且還因為不健康的心理引發(fā)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自殺、因細小的矛盾而引發(fā)各種各樣的暴力等。而這些學生因為心理不健康而導致發(fā)生的各種負面事件,對學校和社會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要能夠從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出發(fā),找出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深入分析,及時解決。
盡管有很多的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的課程,也成立了相關的心理咨詢中心,但是這些課程和心理咨詢中心一般都會掛在學生處,團委等一些黨政機關的名義之下,除非是那些專門設置心理學專業(yè)的學校,否則的話一般只會配備3~5名左右的心理教師,他們要承擔全校幾千甚至上萬名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所以壓力是非常大的,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求。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注重專業(yè)性的,教師不僅要能夠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和實踐的經(jīng)驗,還需要通過提供一些后續(xù)的培訓和學習,這樣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需求。然而實際上很多高校并沒有重視這些心理健康工作者們后續(xù)的培訓,他們也沒有提供場地和經(jīng)費,所以很難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進行后續(xù)的工作。其次,高校還會重視形式,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目的。其實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都會有心理測試,在平常的課程當中也會有相關的課程,并且每個學期還會有一些心理健康教學的主題班會,這些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其實是比較多的,但是實際的效果非常的不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工作更多的是形式,并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這種帶來神秘感的心理測試會讓學生產(chǎn)生更大的心理壓力。那些平時開展的大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很多學生盡管已經(jīng)參與了,但是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活動舉辦的意義何在,只是湊個熱鬧,所以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
很多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他們比較偏向課程化,并沒有體現(xiàn)出這項工作具有的特殊性,并且他們在實際工作當中缺少針對本專業(yè)學生心理特點而展開的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問題的產(chǎn)生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職責上的缺失,更是學校缺乏一定的支持,所以即便是有了很多的想法,但是很難付出行動。一次他們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都會把重點放在那些已經(jīng)顯露出心理問題上的學生,而忽視了普通的學生。實際上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學的本質,就是要對普通的學生群體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起到預防不健康心理問題的作用。[1]
政府要能夠出臺各項政策來促進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學工作,高校的領導要能夠重視起來,盡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處于教學體系的邊緣,但是這一工作是不能被忽視掉的,必須要普及心理方面的知識來預防學生發(fā)生心理問題,否則難以出現(xiàn)明顯的效果?;诖?,各大高校一線的工作者必須要探索符合本校學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并且根據(jù)這些模式來形成示范的課程或活動,不斷地參與到高校教育的評審工作當中去,與此同時,還要注重科研,形成自己的科研成果,也能夠提高學校對于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
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在他們遇到會影響到自身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夠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所以學校要能夠形成三級的心理健康預防網(wǎng)絡:班級、系部、學院。班級要設立班級心理委員,由心理委員通報學生們的心理需求,然后再由輔導員接收這樣的信息上報給心理咨詢中心,最后再由心理咨詢中心去了解學生們心理問題。通過這樣的層層遞進,就能夠讓那些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學生及時解決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要想做好預防網(wǎng)絡工作,必須要進行積極的培訓,通過專業(yè)的指導才能夠讓心理委員和輔導員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
在大一階段很多高校就已經(jīng)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學生們的心理問題卻會出現(xiàn)在各個時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要針對每個年級來開展專項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活動。除此之外,還要針對學生在面對戀愛、學業(yè)、金錢等一些容易出現(xiàn)困惑的問題上進行討論,讓學生能夠解答自己的困惑。只有針對他們的問題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夠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獲得心靈上的啟迪。[2]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針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確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問題找到對應解決的措施,要讓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這樣廣大學生就不會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他們就能夠在積極的氛圍下健康的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