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新銳
近日,一批高校博士畢業(yè)生因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項目,屢屢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天才少年”計劃是由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發(fā)起的用頂級挑戰(zhàn)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自2019年開始面向全球范圍招募。此次入選的“天才少年”中,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博士生張霽拿到了項目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同校女博士姚婷獲156萬年薪;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劉大一恒同樣入選項目第一檔,獲200萬元年薪。三個人都是“90后”。很多人在贊嘆的同時,都以為他們或是智商超群的天才,或是在求學階段“出身不凡”。事實果真如此嗎?
張霽早期的學習背景堪稱平平無奇,雖然高中時非常努力,結果卻不盡人意,是復讀后才考進了三本武昌理工學院?!凹热槐究撇粔騾柡?,那就未來考研深造吧?!睆堨V制定了縝密詳實的四年規(guī)劃,靠著極度的自律,他成了老師與同學眼中的“超級學霸”。認識他的人說,無論上什么課程,他永遠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各科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大學畢業(yè)后,張霽進入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攻讀研究生。2016年,張霽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繼續(xù)深造,成為一名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拔医o自己定的目標是:博士生涯里必須學有所成,相對于同齡人一定要做到非常非常杰出?!眻远鞔_的目標,讓張霽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實驗室。2015-2019年實習期間,張霽獲得國際國內專利7項,研究成果獲得騰訊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貢獻獎,2019年度卓越運營獎。
從高考落榜生,到“天才少年”,張霽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以高度的自律堅持了11年。
同樣,姚婷也并非人們常說的天才。初三時她學習態(tài)度散漫成績下降,父親很失望?!暗谝淮温牭健@么重的字眼,對我沖擊很大?!弊阅侵?,她在學習上再沒讓父母操過心。2011年,姚婷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為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專業(yè)直博五年級。和張霽一樣,姚婷對自己的目標也有著清晰的認知,她對每日的學習都有詳細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還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各種演講、比賽,還輔修第二專業(yè)英語,對外翻譯、支教……如她自己所說:“始終在各個小環(huán)境做到優(yōu)秀,再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提升自己?!?/p>
讀博期間,她更是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短板,在CCF A類會議FAST、ATC,CCF B類會議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畢業(yè)后,因為其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她接到了華為、阿里等四家企業(yè)的就職邀請,最終她選擇了華為。
無獨有偶,劉大一恒的科研之路也并不輕松,早在本科階段,他便習慣放棄寒暑假的休憩,在自習室和機房內為ACM程序設計競賽等一場場學科競賽訓練、備戰(zhàn)。在頂級學術會議發(fā)表論文,是所有優(yōu)秀研究生必須經歷的一道關,劉大一恒也不例外。“第一篇論文發(fā)表之前,我至少有10次以上被拒的經歷?!敝芏鴱褪嫉哪捵屗饾u明白,失敗是科研的常態(tài),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將失敗轉化為動力。在一次次努力中,劉大一恒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了12篇論文,在國際頂級會議期刊AAAI、ACL等發(fā)表9篇論文,并先后受邀前往溫哥華WCCI、佛羅倫薩ACL、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國際會議和機構作學術報告和學術交流。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贝舜螀⑦x“天才少年計劃”,是華為主動伸出的橄欖枝。在交流中,劉大一恒感受到了華為對高精尖技術和人才的看重,以及致力科研的情懷。他坦言,比起被大家關注的百萬高薪,更讓他興奮的是這個機會——能夠讓自己的所學所知轉化為理論應用,創(chuàng)造出更精尖的技術可能。他將加入華為核心研發(fā)團隊云語音語義創(chuàng)新LAB,參與NLP技術的探索與突破。對未來的規(guī)劃,還沒滿26歲的劉大一恒笑著說,“將來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吧,全世界提到這個領域,就能想起我的名字。”
同樣面對公眾關注的姚婷則表示:“當下想的是做出有價值的成果,不辜負這份offer和這份offer里承載的期望?!毕M茏屓A為的技術在存儲類的國際頂會上受世界矚目,為華為云存儲的發(fā)展和壯大、為計算機存儲領域的進步做出自己微小的貢獻。張霽也對這份多少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泰然處之,他坦言曾有企業(yè)給他開出300萬甚至更高的年薪,之所以選擇華為,是因為研究方向和華為比較匹配,“最近華為在國外受到一些所謂‘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夠把所學所用在華為最困難的時候發(fā)揮出來,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p>
對于這三位年輕人來說,“天才少年”只是起點和開始,他們必將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熱議銳評:一切的絢麗,都是汗水和心血澆灌的結果。張霽和姚婷的堅定與自律,劉大一恒的持之以恒與百折不撓,無不印證著這個道理。正如網友說的,“不要只看到他賺到多少錢,更應該看到他的努力和付出值多少錢。”尤為難得的是,在他們心中,用所學攻堅克難,以才華報效國家,遠比金錢重要。這份眼光和見識,以及其背后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比他們身上的學霸光環(huán)更令人敬佩。這樣的精神境界,配得上“天才少年”的稱號!
■素材運用:攻堅克難,以才華報效國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堅定與自律;眼光與見識;張霽,“普娃逆襲”的故事;劉大一恒,扎根實驗室的專注;姚婷,用實力詮釋美貌與智慧并重的女孩;我的人生規(guī)劃;起點和開始……
(資料來源:封面新聞、半島擎報、公眾號“藍橡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