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瑩欣
過年一定是一年中的頭等大事,而在這期間最令人回味無窮的,一定是那頓象征團圓的饕餮盛宴。
我們小孩子最魂牽夢縈的還是那道“雪山飛虹”——糖拌西紅柿。一整個西紅柿從頂部均勻地切開來,像一朵綻放的牡丹花。再將它們一朵朵碼在碎花瓷盤里,真可謂“百花齊放”,搭配上潔白的砂糖,紅白分明,成了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的主角。這道平日也可以嘗到的菜,因為在過年這天可以加更多的糖而擁有了新的意義。白糖由我們孩子來撒,鼓鼓囊囊地塞滿一拳頭,小手在瓷盤上空輕輕抖動,邊呼喊“下雪了”邊饒有趣味地看那白糖時而星星點點,時而如鵝毛大雪般飄落在一瓣瓣“番茄花”上。屋外大紅燈籠的光映照其上,仿佛紅泥小火爐般洋溢著溫暖的光輝。它的意義,除了舌尖上甜蜜的滋味外,還有那饒有趣味的“下雪”過程?!胺鸦ㄉ下潼c雪”,生活大概亦需要在平淡中添些詩意吧。
同樣記憶猶新的還有那黃澄澄的年糕。記得外祖母碾糕面時,將金燦燦的黃米緩緩倒在石碾上,再用手均勻攤開,然后推動石磨沿青色的碾盤轉(zhuǎn)著。她推碾的步伐沉重遲緩,但寵溺的笑和被汗水打濕的衣衫卻久久烙在我的心頭。她碾的糕面金黃,吃起來有嚼勁,她蒸的糕蘊藉著草木五谷的清香,令人回味無窮。蒸年糕時,下面鋪的是蒼綠的荷葉,荷葉蒸騰著濕漉漉的霧氣和清香,洇潤中和黃米糕交織成一幅淋漓的水墨畫。黃米糕使我常憶起那古老而又溫馨的石碾,以及外祖母不辭勞苦的笑靨,還有我美麗的童年時光……
茄盒和藕盒是后來才興起的,自從小姑花心思做出的茄肉配肉糜讓我們食指大動后,它們便又在大爺?shù)摹氨逃耠s燴湯”里頻頻現(xiàn)身。雜燴湯一進嘴便似含了個火球,將舌頭燙得亂跳。大爺?shù)碾s燴湯自然中透露著匠心,三四塊炸得緊實的茄盒藕盒,幾粒蓬松有韌勁的手打魚丸,再配上一點菠菜,也算是集合了大魚大肉、海里地上?!安ヘ敗庇憘€好彩頭,魚丸藕盒寓意“闔家團圓”,這搭配雖不華麗,但要的便是喧騰熱鬧。一家人人手一大碗湯,把頭埋進碗里呼哧呼哧地狼吞虎咽,再灌下幾口熱湯,吃得那叫一個暢快淋漓。
家鄉(xiāng)的年夜飯,雜菜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富有北方特色的大白菜、凍豆腐、寬粉、木耳和肉熱熱鬧鬧地燉了一鍋,每一樣都有自己代表的獨特味道。我曾在外地嘗試過當?shù)仉s菜,第一反應卻是“這不算雜菜”——那里面沒有“硪子”。硪子本名松蘑,是家鄉(xiāng)特有的稱呼。后來離鄉(xiāng)愈久,每每過年盼得那口雜菜便愈切。雜菜象征團圓,無論是洋溢著木柴香氣的大鍋灶還是鮮美細膩的“硪子”,哪一樣都少不得。異鄉(xiāng)的水土怎能滿足得了一張吃刁了的嘴呢?又怎能安放“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的故土情懷呢?
也許,我們念念不忘的不是哪一種美食的滋味,而是享受美食背后的歡欣時光,正像是那一鍋看似亂燉的雜菜,歷經(jīng)時光的洗滌,不變的是洋溢著的暖意。最心安的,莫過于我們珍惜的一切都在身邊,有那么一桌年夜飯在殷切地等待你與團聚,等待你把回憶裝進背包,滿懷憧憬地踏上明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