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榮先
摘 要:《哀傷》講述了擁有超高手藝的旋匠因酗酒荒廢人生四十年,直到妻子死亡那一刻才第一次體味到“哀傷”的感覺,這哀傷,是他荒度人生在突如其來的不幸中的覺醒,是他觸摸到生活殘酷之后的無能為力,同時也是我們后人的體悟:生命需要承擔(dān),既為自己,也為愛的人。
關(guān)鍵詞:人生;妻子;自己;生活;哀傷
契訶夫是19世紀(jì)俄國文學(xué)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高爾基評價他說,“這是一個獨(dú)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學(xué)史上和社會情緒中構(gòu)成時代的作家中的一個?!逼踉X夫本人推崇簡潔精煉,他的小說文短氣長,很少在小說里發(fā)表評論,更側(cè)重通過心理和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的獨(dú)特個性,留給讀者大量想象的空間。他小說的內(nèi)容,通常取材于社會底層人物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小的“小事”,將其升華為高度共性的重大社會問題,用他那抒情加幽默的寫作風(fēng)格,將作品的內(nèi)蘊(yùn)在遞進(jìn)的層次中透露,把情緒慢慢滲入讀者的心扉,讓讀者感到荒唐得發(fā)笑,而后又可悲得想哭?!栋肪褪沁@樣的精品之一。
《哀傷》講述了一個年逾六旬、擁有超高手藝的旋匠——格里戈里的人生故事,他因酗酒荒廢人生四十年,直到妻子死亡的那一刻才突然驚醒,第一次真切體味到“哀傷”的感覺。這哀傷包括他對生命的留戀和向往,既有對過往的追憶與懺悔,也有他難以言喻卻又深切體會的世間辛酸與孤獨(dú)??墒峭接幸磺换诤薏⒉荒芡旎仄拮拥纳杀氖?,同一天他自己也在暴風(fēng)雪中失去四肢。這股看似突然而至的“哀傷”,其實,已經(jīng)在他渾渾噩噩的人生中醞釀了幾十年。
一、哀傷之始:荒度的人生在突如其來的不幸中覺醒
他曾是家鄉(xiāng)出色的手藝人,無人不知,本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藝改變命運(yùn),創(chuàng)造美滿幸福的生活。然而,婚禮后他爛醉如泥,一頭倒在暖炕上,懶惰安逸開始找到賴以生存的溫床,并從此迅速蔓延,攫取了他整個靈魂,除了喝酒、倒頭躺下、打老婆,他的人生就沒有什么別的內(nèi)容,這樣迷迷糊糊、心安理得地晃過了四十年,他一直期待著明天,期待著來生,“再從頭活一次就好了……”,然而,幸福大門已向他永遠(yuǎn)關(guān)閉。美好的明天和從頭再來他是等不到了。
那晚,他像往常一樣醉醺醺回到家,習(xí)慣性向妻子揮舞老拳??墒牵裢淼钠拮?,眼里再也沒了往日的痛苦和溫順,而是嚴(yán)厲和呆板,像圣像上的圣徒靜靜的凝望著他,凄厲地告訴他:我要走了,該拿你怎么辦?他慌了,清晰地感覺到一種說不清的、重要的東西從身體里流失,怎么也止不住?!斑@世上的事情怎么變這么快呀?”他那渾渾噩噩的生命被妻子突如其來的死亡所驚醒,那些被他荒度掉的人生的悔恨、痛苦正加倍奉還到了他身上,第一次讓他嘗到了哀傷的味道。
格里戈里的悲哀,在于他太高估了自己的明天,太看輕了自己的今天。年輕時,人總有一種錯覺,總以為自己的時間還有很多,理所當(dāng)然地輕慢人生。然而三年過去,五年過去,十年過去了,依然一無所感,一無所獲,白白荒度掉了大好青春。直到挫折和不幸來臨,才驚覺生活如此殘酷、冷漠,它只管按照自己的步伐奔騰向前,從不回頭憐憫那些步履緩慢的人,當(dāng)人清醒過來想要加緊步伐追趕它時,它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二、世上沒有如果:觸摸到生活殘酷之后的無能為力
格里戈里不敢回頭看妻子,因為他害怕。自己的話得不到回應(yīng),同樣讓他害怕。在送妻子去就醫(yī)的路上,他一直不敢面對妻子即將逝去的事實,他不停用自言自語來打破可怕的沉寂,混亂的腦袋里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卑微的乞求“再從頭活一次就好了……”,“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貨……把錢都交給老太婆……是的!”然而,回答他的只有刀割一樣的冷風(fēng)和迷霧一樣的雪花。
妻子死后,格里戈里也迷失在暴風(fēng)雪中,因酗酒而不得清醒的理智再加上長期挨餓之下羸弱的身體,使得他在冰天雪地中不顧一切地昏睡過去,醒來后才發(fā)現(xiàn),短短一天,他失去了像故意跟他作對、正感悟到要疼愛她、對不起她、離了她就沒法的妻子和自己的四肢。他又哀嚎起來:讓我再活上五六年吧,我得還借人家的馬,我要給老太婆下葬,榨木煙盒還沒做好,槌球還沒做得……
格里戈里的人生徹底覺醒后卻頻遭打擊,生活并沒有溫柔的給他彌補(bǔ)的機(jī)會。他的心就像被捅出了一個窟窿,哀傷奔騰而下,瞬間吞噬了整個世界。自此,故事戛然而止。哀傷就像一籠煙紗,彌漫周身,經(jīng)久不散。
生活的殘酷在于沒有如果,如果可以生出無數(shù)種美好,現(xiàn)實卻只有一種艱辛,并不是所有的錯過都能有機(jī)會重來。
在這個競爭激烈、危機(jī)四伏、噩耗頻傳的社會,我們不能事事未卜先知躲過不幸,只能抱著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做好人生規(guī)劃,把每一天都當(dāng)成最后一天充實而感恩地活著,把所有的光陰用來使我們變得更加強(qiáng)大,擁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和物質(zhì)力量來保護(hù)自己和家人抵御傷害。唯有這樣,面對不幸之時,才能泰然處之,最大限度地削弱不幸?guī)淼膬?nèi)耗與損傷,而不是無能為力地哀求生活的憐憫。
三、生命需要承擔(dān):活著既是為自己,也是為愛的人
格里戈里還沒來得及跟妻子好好過日子呢,還沒來得及對妻子表心意,疼愛她,她怎么就死了呢?他們共同生活了四十年啊,這四十年像在霧里一樣過去了,酗酒,打架、受窮、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呢。而且他正要痛改前非,正要疼愛妻子時,正要對她說對不起,正感到離了她就沒法生活時,她卻死了。四十年前他娶了年輕、漂亮、快活、出身富足人家的妻子,他有一手好手藝,他們相愛著,美好生活在向他們招手,但很快就被他親手毀滅了。他從沒盡過一個丈夫該盡的義務(wù),他讓妻子向人家討面包,討飯度日,他沉浸在自己的安逸里,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南硎芷拮雍翢o怨言的付出,至死他能想起的他一生做過的事情只有三件:喝酒,睡覺,打老婆。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她的悲劇不在于重,而在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比私蹬R到世間,注定要背負(fù)各種各樣的責(zé)任,對自己負(fù)責(zé)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責(zé)任,其次是對愛的人的責(zé)任。格里戈里放棄了對自己的義務(wù),也放棄了對妻子的義務(wù),所以悲傷的結(jié)局在他步入婚姻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注定,只不過推遲了四十年而已。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艘船,一生就是一次穿越大海的航行,而責(zé)任就是羅盤,引領(lǐng)我們到達(dá)彼岸。沒有羅盤的船是危險的,它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從。生命里,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我們溫暖著別人,也被別人溫暖著,這個世界與你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我們要努力活著,為自己,也為溫暖自己的人。
四、最后的話
真正的哀傷不是世事無常,而是對人生的輕慢,那是一種還沒有好好活過,卻要結(jié)束的無能為力。
在生活面前我們都是渺小而脆弱的,我們沒有權(quán)力按下暫?;蚧胤沛I,因此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抹哀傷的影子,或濃或淡。但也正是因為人生沒有如果,所以我們只能前行,不能后退;所以才要格外珍惜,切莫輕慢人生。
電影《再見,不聯(lián)絡(luò)》里有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很多個十年,但如果剛好是十八歲到二十八歲,那就是一輩子了?!彼?,不要用僥幸的心理期待你未來的模樣,因為它往往在你年輕時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中已經(jīng)醞釀成形。生活的態(tài)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必定以此回報。
《論語·泰伯》有言:“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盵1]這大概就是契克夫借《哀傷》想要告訴后人的話吧。
最后,借用張嘉佳的話:如今最好,別說來日方長,時光難留,只有一去不返。[2]愿你我的眼里不再有哀傷。
參考文獻(xiàn)
[1]孔子.論語[M].楊靖,李昆侖.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16:133.
[2]張嘉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