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成
我們可能都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chǎn)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以“走過,才明白”為題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游記。
難以理解,秦俑為何聞名于世?總想著親自走一遭。
抵達西安,奔向驪山,一睹秦俑的風采。驪山竟是一派樹木蒼翠之景,踏過這方土地,多少已感覺到地下那片盛大的墓群了。
伴隨無限的遐想,不知不覺來到秦兵馬俑館。所謂兵馬俑館,其實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大廳,正中間是兩輛戰(zhàn)車,四馬駢駕,銅馬神采奕奕,御者手執(zhí)韁繩,華蓋遮蔽,這是為哪位權貴駕的車吧?
中間的大坑是秦俑陳列處,坑有幾個足球場那么大,沖過人海,方才見到秦俑,列隊嚴明,秩序井然。浩浩蕩蕩,幾千騎兵向我襲來,這是遠觀秦俑最直接、最震撼的感受。秦俑塑制得真好,真人大小,眉目栩栩,胡髭高翹,形態(tài)各異。雖塵封在地下幾千年,仍透著驍悍與不遜。
就是這支軍隊吧,跟隨秦王南征北戰(zhàn),開疆拓土并吞六國,而今在這土坑中,他們鎧甲未卸,緊握弓矛,仿佛鉦鼓一響,他們又轉身奔向戰(zhàn)場,號令一下,又是箭雨如蝗。
憶往昔,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時,秦兵金戈鐵馬,奮勇廝殺,氣勢如虎,而傳之二世,狼煙四起,倉皇北顧;憶往昔,長城卻匈奴七百余里,而今殘缺倒塌,為明長城所替;憶往昔,阿房宮覆壓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大秦,留得今朝殘破,誰憶往時光輝?
秦俑,是輝煌大秦的見證者。透過秦俑矍鑠的目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的勇氣與驕傲。雖然如今天下已不再姓秦,雖然地上已無秦之遺跡,但他們仍可以為失蹤的帝國作證。雖然當年反秦之眾如燎原之勢,威武的黑氣已然飄落,但他們始終盡心保衛(wèi)君王尸骨。
再次望向秦俑,心中充滿了敬畏,我明白了,秦俑之聞名四海,不僅僅在于其歷史悠久、制作精巧,更在于他們不為兩千年之幽閉,護國之忠義仍在,他們是泱泱大秦的見證者和傳承者。
夕陽籠罩驪山,四周一片寂靜,仿佛聽得秦俑那高昂的號角聲,伴隨我的思緒走過八百里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