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豆燉鯉魚
原料準(zhǔn)備:赤小豆50克、大活鯉魚1條、玫瑰花15克。
制作方法:將鯉魚去內(nèi)臟和魚鰓,洗凈瀝干水分;赤小豆、玫瑰花淘洗干凈;赤小豆蒸熟。另起油鍋,待油溫升至五成熱時,將鯉魚煎至兩面微黃,加入清水1000毫升,水開后加入赤小豆、玫瑰花再轉(zhuǎn)小火慢燉1小時,加適量鹽、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分2~3次服食。每天或隔天服1劑,服用劑數(shù)視病情酌定。
功效:清熱利水、疏肝行氣活血。
適應(yīng)證:肝硬化氣滯血瘀伴腹水者。
二、白術(shù)苡仁飯
原料準(zhǔn)備:土炒白術(shù)、炒枳殼各5克,薏苡仁25克,粳米200克,鮮荷葉1張,鹽和味精適量。
制作方法:將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凈,白術(shù)、枳殼用紗布包好,放在在100毫升熱水中浸泡片刻制成藥汁,將藥汁加在薏苡仁和粳米中,再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拌勻。把鮮荷葉洗凈鋪在蒸籠上,再將拌有藥汁的米均勻平鋪在荷葉上,使其能受熱均勻,蒸約30分鐘即可。每日服食1次。
功效:健脾祛濕、開胃消食。
適應(yīng)證:適用于肝硬化水濕內(nèi)阻、腹脹舌苔白膩者。
三、香佛萊菔子粥
原料準(zhǔn)備:香櫞、佛手各9克,萊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將香櫞、佛手水煎,濾汁去渣,加入萊菔子(研末)、粳米以及適量水,共煮為粥。每日分2次服用。
功效:疏肝解郁、散瘀利尿。
適應(yīng)證:適用于肝硬化水濕內(nèi)阻型。
四、赤小豆鴨肉粥
原料準(zhǔn)備:赤小豆、鴨肉各50克,粳米100克,姜、蔥、精鹽各5克。
制作方法:赤小豆去除雜質(zhì),清洗干凈,浸泡2小時;鴨肉洗凈,去骨,切成肉粒;姜、蔥剁成粒;粳米淘洗干凈。將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入赤小豆,注入清水600毫升;將鍋置于大火上至燒沸,再加入鴨肉、姜、蔥、精鹽同煮,改小火繼續(xù)煮45分鐘即成。每日服食1次,每次喝粥100克。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適應(yīng)證:適用于肝硬化腹水者。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 王雨秾? 郵編: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