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話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運用對話教學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設置真實的情境,真實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語言實踐的真實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真正的喜愛,真正的參與到對話教學中,才能真正的達到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目的。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習者對提供的教學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所展示的形象愈是鮮明,愈是具體,就愈能縮短感知時間,激發(fā)學生認知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對話是抽象的,表示想象的不多,所以,教師在教有關(guān)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對話時,應盡量通過實物或?qū)嵨锬P蛠沓尸F(xiàn)對話,而且小學生還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利用實物教學最容易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根據(jù)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語義變得更簡易、快捷,防止學生用漢語作“中介”。如教學水果的句子時,就把各類水果帶進課堂,讓學生親口品嘗水果沙拉,辨別出水果名稱,同時用英語講出來。果然,學生自然脫口而出:“Oh,it’s an apple.It’s a pear.etc.”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去具體感知對話,從而達到自然習得語言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應始終堅持視、聽、說領(lǐng)先的原則。因此,在課堂上運用錄像、投影,錄音機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悅目、悅耳、悅心的英語交際情景,它形象生動、圖文并茂,學生懷著輕松愉快得心情邊看邊聽,積極參與對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語言交際活動。它不僅能增強視聽聲動感覺,而且還能創(chuàng)造具體形象,使學生在情境中有交流語言的真實感。學生進行言語交際時要了解情境,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眼看、耳聽、手寫、動腦,吸收語言知識,更容易形成正確、鮮明、牢固的印象,促進學生用外語表達思想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有效。例如,在講現(xiàn)在進行時,可以讓學生模仿機器人的語音語調(diào),為機器人配音等設計,就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興趣,也為后來的對話、交流表演時掃清了障礙,既拓展了對話教學,又多方面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多渠道地獲得信息,從而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密度。
教師的身體語言即教態(tài)是無聲的語言,它能對教學情境起到恰到好處的補充、配合、修飾作用,可以使教師通過表情讓對話的表現(xiàn)更加準確、豐富,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讓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的、最真切的感受。例如:在教smile時,老師做一個微笑的動作;在教laugh時,做一個夸張的大笑動作。這些動作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與你進行對話。學習beautiful這個詞語時,老師在課前故意穿一身漂亮的衣服,當他們發(fā)現(xiàn)老師今天很漂亮時會沖口而出:哇!老師好漂亮!這時老師及時說上一句:Yes,I am beautiful today.學生完全可以理解這一對話的含義,無需再作解釋,并引起學生參與的欲望。
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sh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學上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英語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常常采用讓學生在“演一演”形式中模擬真實對話情景,調(diào)動多種感官,寓教于樂,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愿望。開始時學生的表演有點呆板、不自然,但經(jīng)過長時間的指導、鍛煉,學生日趨成熟,能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自編自演英語對話、課本劇等。例如,在講現(xiàn)在進行時短語時,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飾演家庭,有的同學扮演老爺爺(頭發(fā)上、下巴上粘滿棉花,拄著拐棍)打太極拳,扮演媽媽的同學扎著圍裙做飯,小妹妹拎著魚桿在釣魚等。邊說英語邊表演的樣子逗得同學們捧腹大笑,到水果攤買水果,到寵物店買寵物,有的小組竟然演起了奸商搶奪顧客大戰(zhàn),實在佩服他們的想象力。久而久之,組內(nèi)、班內(nèi)每個人都樹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強烈的榮譽感,為英語對話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好的教學法是提高小學英語對話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簡單刻板的教與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實對話中,讓師生和諧地融合為一體,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中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化抽象為直觀,化刻板為生動,幫助學生尋找到掌握英語對話學習的捷徑,使學生學于其中,樂于其中,感于其中,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