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金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曉坪學校124 班) 指導老師/張仁軍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讓自己感到惡心的事情,忍不住說一句“這人品”;我們也會遇到讓自己感到暖心感動的事情,忍不住說一句“這人人品真好”。我們對人品差的,會敬而遠之;我們對人品好的,會積極地去相處,甚至愿意主動付出。人品是人生旅途中的通行證,人品美好的人,更能遇見美好。
鄰居家相親相愛的父子倆;課堂上勇于承認錯誤的同桌;公交車上讓座與不讓座的乘客……這些對“人品”的探索與觸碰,出現(xiàn)在十幾歲作者們的文章里。
鄰居父子相依為命,男孩出生才三個月時,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從此父親既當?shù)肿鰦?,辛辛苦苦養(yǎng)大他。父親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清早去工地,下午接男孩放學。男孩知道父親的辛勞,所以他學習很用功,成績在班上數(shù)一數(shù)二。
有一次,男孩在班上舉辦的朗讀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獎品是10 塊錢,他很高興。放學后,男孩依舊在校門口等著父親接他。他等啊等,一個小時過去了,還不見父親來。他想,父親可能有別的事吧,于是決定一個人走回家。他一邊走,一邊不時回頭,期待看到父親的身影。隔一會兒,他又看看手里攥著的10 塊錢,這是他第一次得到這么多錢。他想把錢當面交給父親,讓他也高興高興。他來到路邊一家小賣部時,有了新的想法。他進店,取了一桶方便面,付了錢,回到家。
太陽西斜,已經(jīng)把頭埋到了山坡下,父親還在工地搬磚。老板說今天必須把活全部干完,加100 塊工錢。天漸漸黑了下來,父親心里掛念著孩子,最終還是向老板請假。老板眼睛一橫,嘴巴一撅:“那你以后也不用再來了。”父親連聲說自己不對,收回請求。為了早點回家,他鉚足了勁干活。
夜里十二點之前,磚搬完了。他一路小跑,到家門口時,看見房里的燈還亮著。父親沖進屋里,孩子斜躺在床上,已經(jīng)睡熟了,父親長舒了一口氣。他把被子扯過來,想蓋在兒子身上?!班亍钡囊宦?,床邊有桶泡面被打翻了。兒子這時也驚醒過來。父親瞪著他,責問哪來的錢買泡面吃。孩子委屈,哭了,斷斷續(xù)續(xù)地告訴父親是怎么回事。他邊說還邊用手去扶那側(cè)翻了的泡面桶。
父親這時好像明白了什么,趕緊端起剩下的半碗泡面,吃了起來。泡面柔軟,溫熱。父親此刻被暖到。
點評:生活的苦,只有自己知道。父親在100 元工錢與陪孩子這兩者中抉擇,孩子在猶豫如何使用學校獎勵的10元錢。在同一時間段里,兩個“小人物”在兩條軌道上演進著自己的故事。這故事里又都有對方的影子。屋子里,父與子的故事相交,情感共振。有莫泊?!俄楁湣窋⑹陆Y(jié)構(gòu)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