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yè)當頭,師命難違。面對難題,我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制造出了不少笑料。但姜畢竟還是老的辣,且看老師們的“神點評”,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
吳夢潔(江蘇 蘇州):在一次語文考試中,我犯了一個嚴重的知識性錯誤,寫道:醉翁深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蘇軾TO 歐陽修:“大家熟歸熟,你這樣,我一樣告你剽竊!”
王玥涵(廣東 珠海):我寫作文時老是忘記打標點符號,結果,就成了這樣:從小就住在我們家隔壁的陳伯伯住三樓最后面一間廚房不知道為什么會三不五時地飄來一陣又一陣烹飪紅燒牛肉時所散發(fā)出來的濃濃迷人的中藥味道……
明天麻煩你一口氣念完這句給我聽,不準換氣。
李佳茗(山西 太原):語文課上,老師要求我們把以下四句話用關聯(lián)詞連接起來:李姐姐癱瘓了;李姐姐頑強地學習;李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李姐姐學會了針灸。結果,我寫道:李姐姐不但學會了外語,還學會了針灸,她那么頑強地學習,終于癱瘓了。
這就是你不頑強學習的理由嗎?
閆雅菲(河北 邯鄲):我喜歡用比喻的手法,如在一篇作文中,我這樣寫道:終于到了最緊張的時候,運動會100 米比賽開始了!只見同學們像一只只脫韁的野狗奔了出去。
野狗的確比野馬更常見……
郭劍君(廣西 桂林):我同桌有一次描寫他爸爸回家的情景,是這樣寫的:爸爸陸陸續(xù)續(xù)回家了。
請問你有幾個爸爸?這事媽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