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榮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無錫 214028
當今時代,我國發(fā)展的越來越快,在高速鐵路這一方面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快?,F(xiàn)在對列車的安全性、軌道的平順性、輸送能力的大小等方面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高速鐵路路基和橋梁之間的連接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導致在車輛路過時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會使路基變形。所以應調整路基和橋梁之間的聯(lián)系,讓員工在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時提高管理水平,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工作[1]。
路基過渡段是指路基與其他結構物相互銜接的地段,其位置主要存在于路基與橋臺、橫向結構物、硬質巖石路塹、軟質巖石路塹等連接處。由于這個地段的特殊性,容易存在過渡段變形沉降、橫向裂紋、路堤縱向裂紋等質量問題,可能嚴重影響過渡段高平順性的質量要求,如果過渡段與剛性結構物間的不均勻下沉,將引起局部軌面平整度變化,進而在過渡段處產生跳車現(xiàn)象。
(1)軌道的不平順。軌道的不平順分為動不平順和靜不平順兩種。動不平順指的是軌道下的基礎彈性不均勻,而靜不平順指的是列車的輪軌的接觸面不平順。比如扣件和枕下的失效等問題是動不平順,而軌道的軌面不平順則是靜不平順。所以在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時要保證軌道的平順性,這也是對列車上的人們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2)路基變形。因為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在橋梁、隧道、涵洞等之間的交界處,所以地形比較復雜,施工的環(huán)境也比較惡劣,所以在施工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控制填土碾壓時難度會大大提高,導致在施工設計時對密實度的要求大大降低。如果在施工設計時對密實度的要求降低,那么,高速鐵路在運行的時候因無法承受列車的重力,從而導致路基變形[2]。所以,工作人員應對嚴格的控制填土碾壓,對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做出相應的措施。
(3)地基沉降。因為工作人員在設計和施工中考慮的不周全,導致控制填土的壓實質量大大下降,因此造成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出現(xiàn)了大小不同的伸縮裂縫,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裂縫在長期的雨水滲透下,同時還受到不同列車的重量時,會導致地基嚴重下沉,從而引發(fā)路基變形、軌道不平順等問題。因此,工作人員應重視這一方面,如果不小心謹慎,就會讓列車的安全性沒有保障,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應嚴格按照試驗段取得的施工工藝參數進行施工,控制好工藝流程、松鋪厚度、表面平整度、施工含水量、壓實遍數、配套機械、填筑速度、檢測方法等。
做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的前提是工作人員要提前的設計好施工的圖紙,并且還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比如:環(huán)境的惡劣、地理位置的險峻、填土碾壓的質量等問題,所以提前設計好施工圖紙是高速鐵路路基過渡段施工的必要前提。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實驗和復核,然后根據這些情況來對施工過程中一些工序的一些相應的調整。
施工到一定階段以后,需要持續(xù)監(jiān)測半年時間,技術人員根據監(jiān)測的結果繪制 “時間- 填土高- 沉降量” 曲線,根據測得的數據計算總沉降量,分析并推算施工后的沉降值和后續(xù)沉降速率,并初步分析以估算最終沉降完成時間并確定卸載時間。根據分析結果和施工期間的要求,對設計措施進行驗證和調整,以達到所需的要求。如果評估結果表明沉降量不能滿足軌道的實際要求,經研究將確定繼續(xù)延長路基擺放時間的檢測,或采取/ 調整地基加固措施,為了滿足軌道鋪設要求,施工期間循環(huán)進行 “檢測- 評估- 調整” 整個過程,直到工期要求的時間為止[3]。
對壓路機碾壓不到位時采用人工沖擊夯夯實。對于填筑壓實質量可疑地段,應視情況增加檢驗的點數,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加強試驗檢測過程控制,嚴格按照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測,并配備足夠的檢測人員以縮短檢測時間[4]。
在填筑施工期間,邊坡設置臨時排水槽,路基坡腳設縱向臨時排水溝,可以及時將施工期間路面存留的雨水排走,保證路基不受浸泡,防止增加填料含水率。填筑完邊坡后應及時施作臨時排水槽,以防路基邊坡沖刷,并及時施作貫通側溝排走雨水。避免雨水的浸泡作用,使路堤填土孔隙率變化,強度降低,產生過大沉降變形,影響過渡段穩(wěn)定性[5]。
在施工的過程中應不斷地改善工序的質量,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施工中應淺層處理,把把一部分的土換成砂、礫等抗?jié)B水較強的材料,這樣有利于避免出現(xiàn)滲水和積水的情況。
過渡段施工質量控制是高速鐵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施工中,應加強在試驗檢測、工藝優(yōu)化、關鍵工序過程等方面的控制。要樹立 “以檢測促優(yōu)化,以優(yōu)化保質量” 的觀念。采用先進科學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從根本上保證過渡段滿足剛度、強度、穩(wěn)定性方面的要求,進而保證高速鐵路的高平順性要求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