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先其未然謂之防,恐其發(fā)然謂之怕。部隊工作千頭萬緒,安全穩(wěn)定壓力大,“怕出事、防出事”成了各級時時刻刻面臨的難題,有的因怕出事而降低工作標準,避險就安,避重就輕,消極保安全、求穩(wěn)定,影響和制約了單位建設(shè)。正確處理好怕出事與防出事的關(guān)系,不僅是一種能力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更是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門學問。
要有怕出事的想法,更要有防出事的辦法。部隊有句話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兩眼一閉,提高警惕”,不光忙工作,而且怕出事。有的怕出了事一年白干了,安于現(xiàn)狀不愿創(chuàng),怕?lián)L險不敢創(chuàng);有的但求無過,不求振作有為,認為只要抓住了安全,保證不出事就行;有的雖然怕出事,但又想不到、看不到事,把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當作沒問題。由此,就會影響發(fā)展、阻礙前進,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就是一句空話。從一定意義上講,怕出事是對單位建設(shè)負責的表現(xiàn)。抓安全工作,既要有“無事當有事”的想法,更要有防止“無事變有事”的辦法,才能確保各類安全問題“禁于未萌,止于未發(fā)”。
要有怕出事的壓力,更要有防出事的動力。俗話說“壓力過大不利于成事,壓力不大亦不利于干事”。抓安全工作,既要有“逆水行舟、負重爬坡”的壓力,更要有“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的動力。要善于將怕出事的壓力變?yōu)樽スぷ鞯膭恿?,對發(fā)生的問題舉一反三、追根溯源、對癥下藥。不怕千日緊,只怕一時松。隱患是事故的前奏,思想放一放,行動讓一讓,隱患終會釀成事故。不能因為“隱”著,就不以為患。要以強烈的憂患意識,以燕子壘窩的精神,通過超前預測和深入細致的預防工作,查找、消除隱患。注重從一點一滴、一人一事做起,真正做到“抓教育,使其不想;嚴管理,使其不能;重警示,使其不敢”,及時消除“病毒”滋生的氣候和土壤。
要有怕出事的狀態(tài),更要有防出事的姿態(tài)。宋代詩人晁補之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說的是做事之前心中有底、有把握。有的怕出事就像壓在心頭的一座大山,整天提心吊膽,根本沒有更多精力思考單位如何發(fā)展。安全工作貫穿部隊工作的方方面面,關(guān)乎單位建設(shè)的興衰成敗。抓安全工作,既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狀態(tài),更要有胸有成竹、處變不驚的姿態(tài)。平時多想事,工作才會少出事。多想事,就要居安思危,不斷增強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憂患意識;就要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研究,思考實際工作的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就要把眼睛盯在事業(yè)上,把心思用在發(fā)展上,出思想、出思路,做到善謀事、多成事、少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