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統(tǒng)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小學二年級下冊第9課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水資源被污染的現狀,知道水資源目前遭受的危機。
2.指導學生科學地節(jié)約用水,懂得珍惜水資源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
3.引導學生發(fā)自內心地愛惜水資源,形成—種新型的人與自然和諧、友好、相互依存的共處關系。
[教學對象]
小學二年級學生。
[教學準備]
調查了解我們身邊(小區(qū))河流被污染的情況及對我們有哪些危害、了解家庭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填寫用水習慣調查表、完成課前小實驗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體驗,初步了解水污染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我們的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生活、生產中還有哪些地方離不開水?
(出示圖片。)
生:一日三餐離不開水。
生:家庭、學校清潔衛(wèi)生離不開水。
生:動植物生長離不開水。
生:工農業(yè)生產更是離不開水。
師:這些用過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呢?
生:這些水流到小河里去了。
生:這些水通過下水道流到長江里去了。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看電視知道的。
生:我是看科學方面的書知道的。
師:你們真是有心人,知道從電視(課本)上了解大自然。
(師相機對回答問題的學生獎勵小水滴標志。)
有這樣一個地方.生產、生活產生的污水都直接排放到小河里去了。小水滴來到這樣的小河,心情會有什么變化呢?我們一起來開展一個“貼一貼、說一說”的小組活動。
(貼圖活動:出示書上“我遭遇了不幸”的插圖。四人一個小組,把代表快樂、委屈、傷心、憤怒心情的小水滴,分別貼在圖上小河的相應位置。貼好后,互相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貼。)
請最先完成的兩位同學上講臺,運用電腦來完成貼圖。告訴大家,你為什么這樣貼?
生:因為我看到了小水滴從大山中走來,小河流清澈透明,她很高興;流到了村莊,人們把垃圾倒在河里,小水滴很委屈;流到居民區(qū),下水道很多的污水都流到小河里,小水滴傷心了。
生:許多廢水排到小河里,河水變得很黑、很臟、很臭,小水滴氣憤極了。
師:你們倆太了解小水滴的感受了,真是小水滴的好伙伴。
其他的同學也是這樣貼的嗎?舉手示意一下。為什么你們都這樣貼呢?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小河一開始是干干凈凈的,沒有污染,后來人們把垃圾堆到河邊,把各種污水排到河里,污染越來越嚴重,小河黑的都看不見原來的顏色了,小水滴就變得越來越難過。
師:很棒!你把小水滴的想法都說出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剛才大家說到小水滴憤怒都是和小河的變化有關,那么小河為什么會變黑、變臟?
生:我看到很多垃圾堆放在河岸邊。
師:在生活中,看到過垃圾堆積在河邊的情形嗎?什么感受?
生:我奶奶家在外地,村莊旁有一條小河,很多垃圾堆在河邊,夏天的時候,河水就會又黑又臭,聞起來惡心得要吐。
師:小河被污染,除了垃圾,還因為什么?
生:我看圖上居民區(qū)很多下水管中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小河里。
師:哪些生活污水會排到小河里呢?
生:洗碗、洗菜、洗臉、漱口等生活污水也會排到小河里去。
師: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化工廠里有毒的、黑色的水也會排到小河里。
生:還有農民伯伯施化肥、打農藥的水也會排到小河里。
(出示四幅生活中被污染的小河圖片。)
師:就像同學們所說的,工業(yè)垃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農業(yè)廢水、工業(yè)廢水都直接排放到小河里,被污染的小河漂浮著生活垃圾,發(fā)出一種奇怪的臭味,甚至小魚也死去了,小水滴能不難受嗎?她這時候憤怒大聲說——
生:我被污染了!
(貼板書:我被污染了?。?/p>
師:大家看到了什么?
(播放《美麗的毒衣——觸目驚心的水污染》的視頻,并講述廣東、安徽、浙江等地河流污染變成了藍色、紅色、黑色的情況。)
生:我看到了廣州的河流被污染變成了藍色、黑色,還散發(fā)出難聞的味道。
生:我看到浙江溫嶺一條河因為污染,水虱繁殖,河流變成了紅色。
師:如果小動物喝了這樣的水會怎么樣?如果人類喝了這樣的水會怎么樣?
生:人類喝了這種水會生病的。
生:小動物喝了會死掉的。
師:是的,喝這樣的水讓我們難以忍受。
(出示中央電視臺的報道:世界上發(fā)展中國家中,約90%的污水和70%的工業(yè)廢水未經處理排入河道。我國80%的水域和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嚴重污染!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的數據顯示,世界上80%的疾病以及兒童死亡案例中的50%都與飲用了不良水質有關。)
世界上水污染的危害比戰(zhàn)爭還要可怕。我們該怎么做呢?
生:我想在小區(qū)勸居民不要在小河邊倒垃圾。
生:我們假日小隊可以周末去清理學校附近小河邊上的垃圾,這樣小河就不會被污染了。
生:看到有人隨意倒垃圾要去制止,看到有的地方把污水排到河里要去打電話報告。
生:我們還可以發(fā)明一種處理污水的設備,把污染的水集中起來進行處理,處理干凈了再排放。
師:聽聽我們班的法律小博士怎么說的。
(生聽錄音。)
國家制定了哪部法律來保護小水滴?
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師:法律是怎么保護小水滴的呢?
生:禁止向水體直接排放污水、傾倒垃圾。
生:如果工廠向河流排污,要受到很嚴重的處罰。
(貼板書:保護。)
師:污染的水都禁止排放了,那么我們就不用水了嗎?
生:可以通過污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才能排放。
(出示污水處理廠視頻,了解生活污水如何處理達標后排放。)
師:如果有人偷偷進行排放怎么辦呢?
生:我們發(fā)現了可以撥打電話。請環(huán)保局執(zhí)法部門的人來處理。
(師出示水污染投訴熱線12369。)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保護小水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水資源。
一、反思生活,懂得節(jié)約用水
師: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都得用水,我們的用水習慣怎么樣,課前同學們作了調查。
(PPT出示本班學生用水習慣調查表。)
小水滴看到大家這樣做,會是什么心情呢?
生:小水滴會不高興的,因為我們班還有3個小朋友用水后不關水龍頭。
生:小水滴會生氣的,因為有8個同學洗澡擦肥皂的時候不關水龍頭。
生:小水滴還是高興的,因為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都不浪費水。
生:小水滴還是會生氣的,因為用流動的水洗水果有23個人呢!
師:用流動的水洗漱和洗水果是浪費嗎?同學們課前做了小實驗,交流一下實驗中我們的發(fā)現和感受。
(PPT出示實驗一:水龍頭一分鐘流了多少水?如果用500毫升的礦泉水瓶來裝,會有多少瓶?)
生:水龍頭開了一分鐘,我裝了10瓶,如果洗水果不關水龍頭會浪費很多水。
(PPT出示實驗二:用流動的水洗臉和用盆接水洗臉,分別用了多少水?)
生:流動的水我用了8瓶,用盆接水4瓶就可以了。
師:通過實驗你們明白了什么?
生:記得洗手后關水龍頭。
生:洗澡的時候不要一直開水龍頭。
師:我們一般洗漱大約需要四五分鐘時間,老師記錄五分鐘會流掉大約60瓶的礦泉水,相當于20-30升水。
生:我們這樣洗漱都太浪費水了。
生:有的地方還很缺水呢,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記得用盆接水來洗臉。
師:是啊,大家在浪費本來就很稀少的水資源。
(貼板書:我被浪費了。)
但是有同學說,我浪費的是自己家的水,多交點水費就可以了。你們同意她的觀點嗎?
生:水不僅僅是屬于人類,動物、植物都需要水,水浪費了就沒有了。
生: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缺水呢,我們不能只顧自己,這太自私了。
生:水是一種資源,地球上的水資源本來就很少,不能浪費的。
師:是的,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資源是屬于大家的,是地球媽媽給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我們要愛惜它。你們有浪費水的行為嗎?以后會怎么做?
(PPT再次出示本班學生用水習慣調查表,同桌討論。)
生:我和媽媽都喜歡用流動的水洗水果、洗臉、漱口,我知道這是浪費水的行為,以后會用盆接水來洗。
生:冬天洗澡擦肥皂的時候,有點冷,媽媽讓我不要關水龍頭,以后我讓媽媽給我準備一個盆,站在盆里洗澡,這樣水就不會白白流掉了。
師:剛才同學們提到,用盆把洗手、洗臉、洗水果的水接下來,接下來的水可以干什么呢?
(播放一水多用的視頻。)
生:接下來的水可以洗抹布、拖地、澆花。
生:我奶奶在家經常把淘米水用來洗抹布,然后擦桌子。
師:因定時供水,家中只有一盆水,寧寧晚上要完成洗臉、漱口、洗手、洗腳、洗水果、沖馬桶。請你們幫他想想辦法。
(PPT出示情境,同時在電腦上演示流程圖,并追問為什么這樣做。)
生:寧寧可以先用一杯水洗水果,然后用余下的水漱口、洗臉、洗腳,之后把用過的水全部倒在盆里留著,晚上沖馬桶。
生:我補充一下,洗臉的水可以用來洗腳,然后留著沖馬桶。
師:同學們巧思妙想,不僅幫助寧寧解決了難題,也教會了寧寧要節(jié)約用水。
(貼板書:節(jié)約。)
家中用水可以循環(huán)使用,那么大自然的水是不是也可以循環(huán)使用呢?
(播放介紹海綿城市的視頻。)
生:可以把城市變成一塊巨大的海綿,這樣就可以保存很多水,等到需要的時候再用。
生: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把雨水儲存起來,等到沒水的時候再釋放出來。
師:城市設計者就是這樣把我們的城市管網、道路、森林、草地都變成像海綿一樣,水多的時候蓄水,干旱的時候釋放出來。小水滴看到這個構想肯定會很開心的。
今天有哪些同學和小水滴交朋友了,檢查獎勵小水滴標志,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
生: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
師:如果小水滴請你們宣傳節(jié)約用水,你們會把它貼在哪里?為什么?
生:我想貼在我家的衛(wèi)生間,提醒我們一家節(jié)約用水。
生:我想貼在學校的洗手間門上,有同學每次都踩水閥玩,太浪費水了。
生:我想貼在學校洗手池旁邊,有的小朋友會忘記關水龍頭。
師:沒拿到小水滴標志的同學,課后到老師這里說一個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就可以拿一個小水滴標志了。這樣我們全班同學都加入到節(jié)約用水的行列中來,不讓一個人掉隊。這就是2019年第27個世界水日的主題:不讓一個人掉隊。
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從我們做起,從每個家庭開始,珍惜每一滴水,因為這是地球母親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貼板書:珍惜每一滴水。)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我主要對學生道德反思和道德自省能力進行培養(yǎng)。道德反思與道德自省能力是道德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是兒童道德學習自我感悟、自我提高的內化過程,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深度學習的重要方式。
1.對道德認知的回顧反思
“小水滴的訴說”教學中針對生活中的水污染這一難點知識的鞏固和突破,采用整理反思的策略。在教學中,我首先幫助學生回顧小水滴的作用——我們的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然后以一個大問題“這些用過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引出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話題:無處不在的水污染。通過小組系列活動,反思明理。如:小組貼一貼,了解圖中的水污染;全班說一說,發(fā)現身邊的水污染;視頻看一看,解讀生活中的水污染。在“全班討論身邊的水污染”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針對前面的同學聯系現實生活或結合課前尋找的水污染現象,回答本課教學開始時候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反思我們其實就是生活污水的制造者,甚至有些人還制造了工業(yè)、農業(yè)生產的廢水。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行道德認知的回顧反思,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準確的道德認知——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造成了水的污染。對學生反思性道德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對學生道德行為的促進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所學內容引導學生及時聯系自身實際行為進行反思。在對課前“用水習慣調查表”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后,我引導學生結合課前的兩個用水小實驗進行用水習慣的反思與交流,“我們的用水習慣怎么樣?有浪費水的行為嗎?以后會怎么做?”。孩子們都發(fā)自內心地對自己用流動的水洗臉、洗水果的行為進行了反思,形成了關于節(jié)約用水新的認識,好幾個孩子直接跟老師進行對話,說出自己將來準備怎么做。這樣通過聯系自己的實際行為進行道德反思,有利于鞏固運用前面所獲得的道德認知,增強節(jié)水意識,將節(jié)約用水落實在生活之中。
3.對道德學習的評價反思
對一堂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評價,這是對課堂自我整理的重要方式,是對學習效果和學習目標達成的一種自我評價。如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哪些同學跟小水滴交朋友了?(獲得小水滴的評價獎勵卡)如果沒有,你可以對小水滴說一句話嗎?一方面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發(fā)現不足及時加以改進。同時又發(fā)出倡議:如果小水滴請你宣傳節(jié)約用水,你會把小水滴的獎勵卡貼在哪里?這又引導學生反思本節(jié)課的收獲并及時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在潛移默化中改進自己的用水行為習慣。評價反思是學生自我反饋的過程,通過這一反思及時知曉自己在課堂上的道德學習效果及存在的不足,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在自我剖析中,能較好地實現品德的內化。珍惜水、節(jié)約水,這是我們學校、家庭的老生常談,如果僅僅是通過制度、規(guī)范、約束來達到目的,學生不是發(fā)自內心地遵守,那還是停留在他律的程度上,而我們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就是要通過豐富的道德情感體驗,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形成學生心靈的道德呼應,這樣才能從他律走向自律,促進學生德性的養(yǎng)成。
[陳桂萍,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校長,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 孫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