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劍宏 (江蘇省蘇州市胥口中學)
民族音樂是隨著民族文化發(fā)展而生的產(chǎn)物,它承載的是民族文化的精華,傳遞的是各民族獨有的精神面貌與風土人情,不論在任何時期,民族音樂元素都能很好地促進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在初中階段,學生尚處在懵懂時期,為學生甄選合適的民族音樂元素,將他們加入到音樂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本文中,我們將探究初中階段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應用。
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不同于高中和大學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大多來源于本身對于音樂的熱愛。又加上初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能力和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這一時期,學生所接觸的知識、積累的經(jīng)驗對學生日后價值觀的形成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階段,民族音樂的引入,有重要意義,具體可以概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民族音樂的引入,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精神訴求。初中階段,學生對國家的認知尚且淺薄,很多時候還不能意識到中華民族與中國的偉大之處。通過對學生進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國家的偉大之處,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圖強的斗志,有利于愛國主義精神地培養(yǎng)與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地塑造。
其次,有利于學生了解民族文化,開拓視野,提升民族使命感。民族音樂是各民族千百年來不斷發(fā)展演化而形成的文化積淀,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價值。每一種民族文化的背后,都承載著這個民族幾千年以來的興衰。這些本該記錄在民族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文化軌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被沉淀在民族音樂之中。每個民族的民族音樂都刻上了自己獨有的烙印,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與風俗變遷。讓學生通過民族音樂,去領(lǐng)略不同民族所擁有的適合自己的音樂內(nèi)涵,是對學生的音樂教育,更是對學生的文化教育。這些不同的文化能夠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對民族有所認識,樹立民族責任感,積極主動地學習民族音樂與民族文化。
最后,民族音樂本身也是非常好的課堂拓展素材與音樂鑒賞題材。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還多數(shù)以識記為主,初中音樂更是如此。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能夠創(chuàng)作出多么優(yōu)秀的作品,成為多么出類拔萃的音樂神童。初中階段的教育多以通識教育為主。學生只要能夠愛上所學習的內(nèi)容,能夠在思維尚且活躍的階段積極主動地去接納新事物,建立對于新事物的興趣,提升自己的音樂修養(yǎng)與音樂品味,學會讀懂音樂,鑒賞音樂,就已經(jīng)能夠達到初中音樂課堂的要求。民族音樂擁有豐富的內(nèi)涵,且大多數(shù)并不晦澀難懂,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不僅能為學生的課堂鑒賞提供難度適宜的題材,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拓展學生視野的作用,讓學生的眼界不僅拘泥于課本上的內(nèi)容,更多的能夠接觸課外知識。這既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音樂鑒賞能力,又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增加一些有趣的元素。
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輕,學生有很多的課后自主探索時間。但由于這個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加上學生對于社會的認識還比較淺薄。學校所開展的課外活動是幫助學生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這就意味著,學校需要不斷增強課后活動的趣味性與可參與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后活動。民族音樂地加入是非常有效的。具體而言,民族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主要有以下一些途徑。
首先,民族音樂可以引入到初中音樂教學的學生課堂部分。一方面,初中音樂教學的教材編寫。教材是初中階段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指導資料。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應當適當添加一些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作品。豐富有趣的教材能啟發(fā)學生自己去學習閱讀試唱優(yōu)秀作品,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簡單的作品可以設置為學生的學唱曲目,較為復雜的作品則可以當作學生的課堂欣賞曲目。另一方面,課堂鑒賞課程與主題活動的開展。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課時一般比較少,教師對于學生課堂時間的合理運用變得更加重要。可以適當采取“項目型”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布置項目課題,供學生自我探究與發(fā)現(xiàn)。民族音樂是一個比較容易入門的研究方向,可以將民族音樂列為學生研究的一個備選課題,引導學生進行相關(guān)的研究,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民族音樂的美妙之處。在平時的音樂鑒賞課程中,為學生簡單講解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音樂曲目,也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其次,校園氛圍的建設。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記憶力較強,能夠很好的被環(huán)境渲染熏陶。因此,校園的文化氛圍建設也非常重要。選取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曲目,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然后,選取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民族音樂的種類,為學生舉辦一些專場講座,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熱愛,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民族音樂是民族文化的沉淀與縮影。對于民族音樂的傳承就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通過課堂教學、課后熏陶、講座指點等方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民族音樂,不僅能提升初中音樂教學的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