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qū)海青初級中學 徐 鵬
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中容易出現各種不適應,尤其是學習難度的提升,讓很多學生手足無措,對于壓力比較大而不知道如何排解的學生來說,容易出現負面心理,比如厭學甚至棄學。對于初中數學課堂而言,這種情況會導致“兩極分化”的現象。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分析其原因,總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初中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是常見的現象,這種現象指的是班級中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很好,可以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每次考試可以取得相對理想的成績,在課堂中的表現比較積極;部分學生的成績比較差,作業(yè)完成質量低,在課堂中表現很消沉。導致數學課堂中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很大的原因是學生學習意志力薄弱,初中數學要比小學數學難度更高,知識系統(tǒng)更復雜,這需要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法,適應新的環(huán)境,否則數學學習中很容易遇到挫折,課堂中聽不懂,課下看不懂,數學成績自然不理想,數學學習的熱情便降低,久而久之便出現對數學的厭倦。另外部分學生本身的意志力比較低,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習慣放棄,在學習上便更容易出現消極的情況。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初中數學知識比較復雜,難度和小學階段相比也有所提升,另外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不斷記憶、不斷鞏固、不斷深化的過程。部分學生感覺數學課堂無聊與他們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有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沒有更新教學方式,依然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行教學,更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F實中很多數學教師無法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對知識點的講解不夠深入,沒有讓學生真正理解各種數學定理,沒有指導學生提升形象思維認知能力,很多學生表示數學知識不好理解,做題的時候無從下手等??傊狈τ行У慕虒W策略,是導致數學課堂中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
初中生各方面發(fā)展正處于關鍵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不夠全面,邏輯思維能力較低,初中生和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更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這是初中數學課堂中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發(fā)育的速度要低于身體發(fā)育,對外部各種事物的認知還不夠全面,習慣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行動,希望取得外部的認可。在數學學習中,一旦出現挫折,如難度提升,作業(yè)量加大等,部分學生會出現彈簧心理,開始抵觸數學,逆反心理驅使下,學生數學成績會越來越糟,從而出現兩極分化。
有些初中生數學成績低,數學學習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沒有端正學習態(tài)度,自信心較低。在這樣的狀況下,雖然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但是沒有改變現狀,學習一直很吃力,會讓學生產生“我不行”的想法,逐漸放棄對數學的學習。學生自信心不足主要是學生心理素質不好的反映,遇到困難后習慣退縮,如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去分析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直接否定自己,并選擇放棄,就造成了后期成績的一跌再跌。
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想避免學生出現兩極分化,就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教師要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學生在發(fā)現感興趣的知識后,才會主動投入到數學課堂中,參與課堂學習,才會聚精會神地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初中生的知識系統(tǒng)還不完善,學習中容易遇到各種困難,如果教師沒有主動幫助學生分析和化解這些困難,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主動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無法有效完成作業(yè)或者測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進行面對面的談話,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克服困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比如:在學習“平行線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列舉現實中經常看到的包括平行線的現象,這樣的方式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發(fā)現數學的價值。聯(lián)系現實生活進行教學,是解決數學課堂兩極分化的重要方式。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強化學生的學習意志力,讓學生可以對數學產生興趣,帶著興趣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質量。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下,出現“兩極分化”現象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存在大量不合理的理念,如教師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沒有將課堂主導地位還給學生,無法真正讓數學服務于學生,尤其是只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關注度很低,導致成績好的學生一直良好,成績不好的學生越來越差。所以初中數學課堂兩極分化現象的解決中,需要教師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盡力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有所收獲。同時,教師在設置教學方式的時候,也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所需,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從而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才會主動投入其中進行知識的學習。課堂中,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學生學習和成長中的引路人,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要真正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之后,到課堂中為大家講解習題,對于難度比較高的知識,教師可以進行總結,通過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數學中的兩極分化問題。
每個人都有缺點,完美的人并不存在。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思考能力等都比較低,知識系統(tǒng)不夠完善,學習和生活經驗也比較匱乏,如果教師不進行科學的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更強。對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杜絕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關心學生的生活,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耐心。初中階段的學生內心更敏感,缺乏教師關注的學生,成績更會一落千丈。因此,教師要關心每一個學生,不因為學生成績好壞而在態(tài)度上對他們區(qū)別對待,讓學困生以及存在逆反心理的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注,鼓勵學困生克服學習上的難題,端正學習態(tài)度,逐漸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比如:在學習不等式的時候,不等式的解法各種各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練習題,為不同的學生布置難度和數量不同的作業(yè),讓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完成作業(yè)。并且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現自己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且下決心改善不足,在數學學習中持續(xù)性地提高學習質量。
在重塑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方面,教師要與學生展開有效的溝通,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之后,才能夠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在學習中采取的方式以及遇到的難題,從而才會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高質量的學習,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采取科學的方式,指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如果教師不重視與學生的溝通,無法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則無法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也無法提供及時而有效的幫助,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容易陷入學習的困境,學習自信心逐漸消失。基于此,教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心平氣和地與學生交流,和學生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具體的溝通過程中,教師態(tài)度要真誠,語氣要平和委婉,將自己的心聲呈現給學生,耐心傾聽學生對于生活和學習的看法,讓學生能夠真正放下心理防線,坦誠地和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F實表明,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眼神、肢體、聲調等多元化的方式,傳遞自己對學生的關心,認可和鼓勵每個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是關心自己的,是對自己充滿期待的,從而重新燃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對于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旦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會嚴重影響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如果教師不對這種現象進行改進,將會造成學生的厭學或棄學心理,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本文結合“兩極分化”的成因做出了客觀具體的分析,并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為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