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決心小學 王玉紅
實踐出真知,一種新式教育模式的提出總會吸引數(shù)不勝數(shù)的人們進行初步的討論和嘗試。群文閱讀,簡單來講就是一種將多篇文章組合成一組的新式閱讀方式。群文閱讀與一般的閱讀方式不太一樣,它不是沒有章法地埋頭瀏覽一遍,它有規(guī)定的時間限制,要求學生們能夠快速高效整合閱讀一組大概三四篇的內(nèi)容相似的的文章。尤其是近年來,語文考試的側重點越來越趨向于閱讀,分值比重相較往年上升了10 個百分點,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部編版課本里的每一單元都趨向于同類合并,這些文章都是專家研討出來的成果。具有主題類似的特點,大大便利了學生們?nèi)何拈喿x的練習,與此同時也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供了很大的益處。
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的內(nèi)容是《白鷺》《落花生》《桂花雨》和《珍珠鳥》這四篇寫物抒情類的文章,第一單元主題是“一花一鳥總關情”。教師在這個單元的教學時可以將《白鷺》這一篇進行重點的講解分析,要求學生們在學習時反復朗讀,引導學生深切體會到白鷺的獨特之美和大自然的獨特之韻。整個單元的教學將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便可以輕松理解另外三篇描寫景色和自然之物的文章,將第一篇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這樣學生的閱讀思維理解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因為小學一至六年級,不同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閱讀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的教學也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課本中會安排穿插一篇提供學生略讀的文章,但是到了五六年級的課本就增加到了兩篇文章,對學生略讀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倍。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實則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在閱讀方面就沒有那么高的要求,其關鍵是看學生在快速閱讀的狀態(tài)下是否能夠準確抓住核心內(nèi)容。
例如: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僅外加了一篇《一塊奶酪》這樣一個補充閱讀,并且要求學生概述文章主要內(nèi)容。相較之五年級上冊的每一單元都會有一篇外加閱讀和“語文園地”或者“快樂讀書吧”等部分擴充學生日常閱讀量,并且要求不僅僅限于該書內(nèi)容,還需感悟其情感和主旨。
所謂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不僅激發(fā)學生在閱讀的興趣方面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轉變,更追求學生自主快速閱讀這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陳舊的思維方式,打開閱讀學習的新世界。
教師應時刻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學理念,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要符合學生的年級階段,保證生詞數(shù)、段落長難度和教學要求合理,有意識地關注教學的側重點。由此,群文閱讀的切實開展關鍵在于對類似文章的篩選,教師應該自己提前分析文章,把控好文章的中心思想與主旨,先自行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感悟,避免教學時多篇文章產(chǎn)生的混亂和無序,從而未能達到正常的教學效果。教師可根據(jù)事先選取好的主題,適當?shù)貙⒁曇稗D向課外書籍上優(yōu)秀的文章上。
如: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時,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魯迅他的故事來開展,從他的童年《少年閏土》,一直到借他的侄子之筆反映出魯迅的為人特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幾篇文章緊密聯(lián)系,教師可以不僅僅拘泥于課內(nèi)的這三篇文章,可選擇課外書籍,如《朝花夕拾》等為學生豐富對魯迅先生的形象。
人們常說:書讀不懂的時候,反復多讀幾遍、揣摩,就會有發(fā)現(xiàn)。初次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時候,教師們不用過于著急地要求學生能夠把篇章結構和主旨人物思想情感體會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思索來挖掘出文章中的答案。
當然,了解語文學習的人都知道,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短時間內(nèi)是不可能達成的.教師應處于教學主導地位,通過對課文的講解充分展示出群文閱讀方式的優(yōu)越性,帶領學生們進行目標清晰、思路簡明的閱讀。這個教學方式的最佳施行成效就是在有限而短暫的課堂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出群文閱讀的益處和優(yōu)點,漸漸地,學生們的學習意識將會從被動的灌輸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姆治龊皖I悟。此外,教師們在實踐群文閱讀法時,應做適當?shù)囊龑?、科學的提問,為學生營造善思善問的積極閱讀氣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對閱讀的興趣。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與時俱進,緊隨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飛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