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市戴埠中心小學 朱瑞君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使用的寫作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這使得語文寫作課堂缺乏趣味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不高。語文教師自以為講解得很細致,但事實上學生并沒有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一堂課下來,學生也并沒有學習到什么寫作技巧。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并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便導致學生有意見和想法也不敢向教師傳達,最終致使學生對寫作教學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寫作與閱讀是不可分割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不應該忽略閱讀教學的開展。目前大部分小學生平時并沒有經常閱讀的習慣,學生們很少利用課余時間看課外書,只是在課上按照教師的要求閱讀教材中的文章。由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所以導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難以獲得提升,而且學生也沒有太多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時常常出現提筆不知道寫什么主題的情況。
葉圣陶說過:“作文,這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什么文字?!彼?,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這是使學生可以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學生親身體驗生活的方式多種多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利用多個感官去體驗生活。比如沉下心來,仔細聆聽溪水流動的空靈聲音;在傍晚時刻,觀看落日余暉;在春天來臨的時候,俯下身來用自己的鼻子聞一聞花的香氣。每一種感官都是我們親身體驗生活的最佳選擇,它不能獨立存在運用,所以要讓學生開放自己的多種感官去體驗生活。在冬季的時候,學生不但可以用耳朵聆聽雪花飄落下來的聲音,用眼睛觀看雪花飛舞的柔美,而且還可以用手接下一片雪花,觀察雪花的形狀……學生所獲得的這些體驗都是通過多種感官的參與得來的,學生平時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應該詳細記錄自己的這些體驗,這便是學生的寫作素材。當學生提起筆來想要進行寫作時,就不怕沒有內容可寫了。小學語文教師平時在教學中就應該多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從而為寫作提供幫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了興趣,他們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寫作練習。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的感情,注重作文本身的真實性,讓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寫作文的方法,比如“開門見山式”,當學生們寫有關親人主題的作文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采用開門見山式的寫作方法去進行寫作。作文的開頭可以是“我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爸爸”“我的奶奶最愛我”等,這樣能夠吸引讀者繼續(xù)讀下去,學生繼續(xù)思考“我的爸爸哪里十分優(yōu)秀”“為什么我的奶奶是最愛我的”,然后學生需要通過具體的事件進行描述,闡明開頭的“開門之意”。
良好的閱讀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因為閱讀是積累素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提高閱讀量的基礎上增強學生寫作功底,實現讀寫結合,讓學生發(fā)現寫作的樂趣,讓學生從心底喜歡上寫作。教師可以根據閱讀內容確立寫作方向,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用自己的方式書寫出對文章的理解與感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寫作效率,還可以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熱愛寫作。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后,可以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對文章進行暢想:兒子來到島上以后是怎么表達自己愛爸爸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下來,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寫出了不同的答案,課文的練筆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地閱讀文章,實現了提高讀和寫能力的雙豐收。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與父母共同經歷過的事情,挑選幾個印象深刻的事件描寫出來,貼近生活的事件學生可以很輕松地表達出來,在書寫與父母共同經歷的事件時,學生對父母的愛有了深刻的感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家庭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可以讓學生的文章更加真實并富有情感。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訓練是非常關鍵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趣味性、內容性作為寫作專題訓練的要點,從而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升作文質量。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蘇教版課文《春筍》中,文章的作者就將春筍的特征描寫了出來,如“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苯處熞部梢宰寣W生自行發(fā)揮想象力,通過合理的觀察去描寫一種事物。在想象力訓練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鼓勵他們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來增強作文的趣味性。
總而言之,加強對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這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合理選擇寫作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鼓勵學生使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寫作,從而豐富作文的層次。實行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還要鼓勵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從而為寫作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