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小學 孔維清
想象是什么?心理學上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新的配合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因為其貫穿語用表達活動的始終,是影響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表達的重要思維方式之一,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從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整個過程來看,想象是全程參與其中的重要思維活動。忽視了想象這種思維活動的存在價值和有效訓練,學生語用能力的學習與發(fā)展只能是停留在淺表層次的機械模仿與無病呻吟。
(一)想象有助于言辭的精準選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直接形式便是外顯的表達文字。在面對同一的事物、同樣的情感、同類的人物個性,不同的言說者會有各不相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他們會巧妙選取合適的字詞進行個性組合,進而表達屬于自己的言說意圖。即使是同一個人在表達同一種情感、同一類事物、同一種狀態(tài)時往往也會在不同的字詞中仔細斟酌。無論哪一種篩選,背后都是想象活動的充分參與。想象既推動了字詞在語言表達內(nèi)涵價值中的考量,也決定了最終語言表達中字詞的舍棄與選用。
(二)想象有助于言語的精確表達。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直觀表現(xiàn)便是常態(tài)的語言表達。而想要將自己欣賞到的美麗景色、經(jīng)歷過的奇妙體驗等通過文字訴說給他人,能夠在別人的腦海中重現(xiàn)出瑰麗的畫面,還原出那時那地那人的活動場面,讓他人能夠產(chǎn)生與自己一樣的美好體驗,這就需要寫作者首先要對景物、活動、體驗進行想象還原、想象遷移,并借助想象描摹出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切己體察的畫面與場景。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常見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正是寫作者獨特想象的文本體現(xiàn),也是作者高明寫法的展現(xiàn)之處。
(三)想象有助于言說的精彩生成。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高級質(zhì)態(tài)便是自覺的情意表達。小橋流水、春花秋月、風起云涌、喜怒哀樂,生活中處處皆有言語表達的物象與情愫。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要將這些內(nèi)容用文字記錄下來,轉(zhuǎn)達出去,必然少不了作者情感與想象的巧妙配合。一樣的風景,別樣的體驗,這份獨特就來源于作者精妙的想象。擅于寫作者常常能從平凡之事中挖掘出獨特價值,常常能將平常之景描繪得過目難忘,在平淡之中獨見新奇。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想象的獨特魅力。
想象對于學生語言表達有著如此重要的價值與作用,理應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應有的重視和推崇,然而我們對不同學段學生語言表達中想象存在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分析發(fā)現(xiàn),想象這一重要的發(fā)展兒童語言表達的思維能力卻在我們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被漠視甚至被扼殺。而造成這種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單一的想象策略。語言表達與個性想象本就是一體兩面,無法割斷。在平常的語言表達訓練中,學生需要進行想象的內(nèi)容觸手可及,“照樣子打比方;想一想把句子補充完整”這些內(nèi)容都需要我們的學生自由個性地想象表達。然而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完成這類練習時通常缺乏教師的指導,沒有運用多角度、生活化、個性化等想象策略,完全出自自然狀態(tài)的表達,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學習狀態(tài),沒有能夠帶給他們想象的多樣化,反而呈現(xiàn)出相似的想象內(nèi)容。
(二)貧乏的想象內(nèi)容。低年級孩子在對事物進行想象時往往能夠表達出多種想法,隨著年級增高,孩子們的想象內(nèi)容卻越發(fā)貧乏,看著彎彎的月亮想到的就是船,看到圓圓的月亮想到的就是盤;說起紅紅的柿子就只有燈籠,提到軟軟的白云就是棉花。孩子們不太愿意多想,也不再出現(xiàn)新奇有趣的想象。這些一方面是教師們平時課堂中不重視學生的自由想象,一兩個學生回答后就不讓其他人再說,久而久之,學生的表達欲望被消磨,想象力也弱化。另一方面是孩子們疲于應付各類學習任務,對周圍世界的關注越來越不敏感,缺乏了認識世界的好奇心,他們沒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間,也缺乏主動想象的素材。
(三)僵滯的想象評價。影響學生想象力發(fā)展的最直接因素還要歸集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對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想象內(nèi)容相同,不愿意個性想象的原因是單一想象能夠保證答案正確,不會被老師批評扣分。即使孩子們心中有很多新奇有趣的想象,但不敢主動表達出來。學生的想象激情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束縛和無視中被消磨,想象能力在冷漠僵滯的評價中被扼殺,學生的想象需求逐漸熄滅。
通過對學生想象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我們認為教師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重新在孩子的心中點燃想象的熱情,重構(gòu)我們課堂中的想象指導策略。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轉(zhuǎn)變與實踐,實現(xiàn)了學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有效指導,激活想象的原力。想象是學生與生俱來的一種思維能力,但是在語言表達中,想象的巧妙運用和不斷發(fā)展離不開教師的精準指導。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既要關注文本語言中作者語言運用的精妙,更要關注語言背后作者想象的巧妙參與,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想象還原作者的所見所想。學生自由的想象與語言運用表達之間也是存在關聯(lián)的鴻溝的,而這時,教師的有效指導則能夠填補這道鴻溝,讓孩子們懂得為什么要想象,哪些內(nèi)容需要想象,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想象,將想象與表達搭建起連接的通道,賦予想象應有的價值與功效。如此,學生才能在遇到類似場景、相似需求時主動啟用想象,促進語言運用表達。如教學《大自然的聲音》一文時,首先激發(fā)學生從大自然的平常聲音中感受到奇妙,進而走入作者的想象,感受這份奇妙就來自于如呢喃細語的輕柔微風,如雄偉樂曲的狂風,如玩打擊樂的雨滴,還有如那從山中小曲一直唱到大合唱的溪流江海。這些平常之聲正因為有了作者奇妙的想象參與變得格外活潑而有趣。
(二)適度運用,激發(fā)想象的活力。當學生能夠?qū)δ骋环N事物、某一種情感觸發(fā)積極想象活動時,我們則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在不同語境情況下想象,應該運用哪些語言表達方式來承載想象,如何將想象建構(gòu)到語言表達的整體構(gòu)思之中,在具體的語言表達時該運用哪一種輸出方式。通過對這些想象策略的準確定位,將想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還原、遷移、遐想與擬人、排比、比喻等手法巧妙融合,并讓學生熟知語言準確運用的合理時機、恰當方式,學生的語言表達自然能夠得心應手,表達出彩,語出驚人。如教學兒童詩《秋天》一文時,讓孩子們跟隨作者把秋風想象成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在田野里打滾,在小路上奔跑”“抓一把桂子的香氣,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此時讓學生理解作者想象的用意就是要用活潑的孩子形象來讓我們感受到秋風的可愛,那么沿著這樣的想象思路,一個活潑的孩子還會做些什么呢?學生用自己的想象來進行留白表達,于是“秋風把小朋友的帽子拿走,悄悄地放在路 邊;秋風用一支畫筆,把田里的稻子輕輕涂成金黃色;秋風坐在大樹間蕩著秋千……”這樣的句子汩汩而出。孩子的想象與表達完美地融合,令人欣喜。
(三)多樣評價,激增想象的動力。在學生感受到想象帶來的語言表達的變化之后,他們會對想象表現(xiàn)出由衷的喜愛,也會在語言表達中不由自主地進行生動而趣味的想象,此時我們就需要關注對學生想象內(nèi)容的有效評價,促使學生的想象能力朝著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向發(fā)展,避免喧賓奪主,造成想象內(nèi)容掩蓋語言表達中的真情實感。在對學生的想象進行評價時,我們關注的是想象的內(nèi)容與表達主題之間的關系是否密切,想象內(nèi)容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想象內(nèi)容是否具有自主的獨創(chuàng)性和文化性,將想象緊緊包容在語言表達運用的視閾之下。
(四)多彩展示,激揚想象的實力。在經(jīng)過一系列有效指導與適切評價的鼓勵下,學生的想象能力會有大幅度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想象的有效參與下明顯改觀,我們會定期搭設多彩展示平臺,讓孩子們將自己的語言想象和想象語言表演出來,展現(xiàn)出來,讓他們在展示中享受想象表達的樂趣,體驗積極表達的自信與驕傲,生成“老師讓我們想”為“我要自己想,我愿主動想”的良好局面。如低年級開展“你看我說”的看圖講故事表演,中年級舉行“生活小發(fā)現(xiàn)”日記展演活動,高年級則舉辦“創(chuàng)意佳作大賞”等展覽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展覽展示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借鑒別人的優(yōu)點,在展示中提升發(fā)展自我的長處。
學生學習語言運用就是感知語言文字,想象語言意象,內(nèi)化積累語言并借助想象靈活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過程。我們只要在語文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想象力的指導與發(fā)展,將想象與閱讀融合,在想象中還原文字的優(yōu)美意境,積淀文化因子;將想象與表達對接,借助想象用筆下文字描繪世間的多彩生活、自我的獨特情感,學生的想象能力就會積極助推語用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