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楠
《年、月、日》這一單元,概念很多,知識很雜,不少同學在學習時,總會把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混淆。
平年和閏年的區(qū)別在于全年的天數(shù)和二月的天數(shù),閏年是指陽歷有閏日的年份,全年366天,二月29天;平年是指陽歷沒有閏日的年份,全年365天,二月28天。年份可以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是整百(個位和十位均為0)的年份必須可以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其他都是平年。如:2016年、2019年、2200年三個年份中,2016年可以被4整除,是閏年;2019年不可以被4整除,不是閏年,是平年;2200年是整百年份,不可以被400整除,是平年。
一年有12 個月,陽歷大月31 天,分別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小月30 天,分別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二月是特殊的月份,平年二月28 天,閏年二月29天。七月以前單月為大月,雙月(除二月外)為小月;八月以后,雙月為大月,單月為小月。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三個月。第一季度是一月、二月、三月;第二季度是四月、五月、六月;第三季度是七月、八月、九月;第四季度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第一季度閏年是91 天,平年是90 天;第二季度91 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92 天。季節(jié)通常以天文季節(jié)與氣候季節(jié)相結合來劃分,不同地區(qū),季節(jié)的劃分不同。我國把它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個季節(jié),三月、四月、五月為春季,六月、七月、八月為夏季,九月、十月、十一月為秋季,十二月、一月、二月為冬季。
時間是表示兩個日期或兩個時刻的間隔。如:“一節(jié)課上40 分”,這里的“40 分”就是時間;時刻是指鐘面上所指的刻度數(shù),表示的是一天內某一個特定的時候。如:“上午7 時55分上課”,這里的“7時55分”就是時刻。時刻表示一個特定的時間,沒有長短,只有先后。時間是指兩個時刻的間隔長短,如:從18 時20 分到23 時40 分之間經過的“5 小時20分”,表示一段時間。
通過比較,找出易混概念的“異”與“同”,就可以很清楚地把握概念的本質,從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