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武裝藏不住超5米的車長,6座設計迎合著國內政策的方向,SYNC+的大屏互動著科技的磁場,馳騁高原暢爽Mustang的心臟
The test team
如果手握35萬元去買一款6/7座SUV,你會考慮國產后的第六代探險者嗎?
馬爽
執(zhí)行主編Editor-In-Chief
受到排量稅的影響,探險者并沒有搭載那臺我們喜歡的3.5T發(fā)動機,但EcoBoost的2.3T發(fā)動機在野馬上的表現足夠驚艷,10AT也如期而至。產品力方面探險者表現搶眼,性價比更是賣點之一。如果我要考慮換車它肯定是選擇之一。
宋衛(wèi)東
首席編輯Chief Editor
如果有35萬元預算想買一款6/7座SUV,就當前市場上的熱門車型而言,今年新上市的第六代探險者還是很有誘惑力的,首先外表威猛的高大上外形在街頭很吸引路人的眼睛,車內充足的空間也會帶來更舒適的旅途,車內的設計也很符合潮流,2.3T+10AT的動力總成帶來了良好動力輸出。
徐博英
試車編輯Editor
會考慮。因為福特探險者是目前在售為數不多采用縱置布局的中大型SUV,在舒適性與操控性上有一定優(yōu)勢。2.3T+10AT動力與燃油經濟性也表現出色。不過,參考海外市場,國產后至少比相同競品車型高出6萬~7萬元,建議優(yōu)惠后入手。
陳熙
試車編輯Editor
美系車向來擅長錯位營銷,探險者的外觀尺寸和內飾配置看著都相當唬人。畢竟是一款歷經了6代的全球化車型、縱置2.3T+10AT的動力總成、SYNC+人機交互系統(tǒng),還有國產后30~40萬元的價格。當然,如果福特的EcoBoost系列發(fā)動機能通過輕混的方式把油耗降下來,那我就會考慮了。
張培鑫
新媒體編輯New Media Editor
我會考慮6座版的探險者,畢竟2.3T要比主流2.0T擁有更澎湃的動力。10AT也能帶給它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超過3米的軸距能夠滿足二、三排擁有相對不錯的乘坐空間,安全性和靜謐性也是它的亮點。12.8英寸的大豎屏也很符合時下的流行趨勢,只是第二排的座椅座墊能再長點就好了。
溫暖而不炙熱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臉上,讓我們慢慢脫下那不合時宜的冬裝。金九銀十總刺激著人們對遠足出行的向往,網紅U型通天公路的G315國道,火星基地般的大柴旦紅崖無人區(qū),美若仙境且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察爾汗鹽湖。難得一見的美景往往伴隨著復雜的路況,能夠承載一家人歡樂的6/7座SUV漸漸成了家庭出游的首選車輛。
鏡頭別聚焦錯了,今天的主角并不是中期改款的銳界,而是前不久由長安福特生產的全新中大型SUV——第六代探險者!進口時40-60萬元的售價,如今卻降到了30-40萬元的售價區(qū)間內,超過5米的車長、3025mm的軸距,氣派精致的外觀,6/7座的車內布局,在同級別競品中有著相當不錯的競爭力。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就連硬漢為了上鏡也需要進行精致細膩的修飾。國產后的全新探險者保留了第五代車型硬朗健碩的輪廓,通過對中網和前大燈組的修飾,展現出蛻變之后的成熟之美。國產后的探險者與海外版第六代車型在進氣格柵的設計上有些許差別,并且在外觀設計上也分為(普通)鉑金版與ST-LINE版。兩者主要體現著進氣格柵的造型與輪圈的顏色上。我們這臺ST-LINE版的六邊形進氣格柵就采用了亮黑網格式設計,而鉑金版本的探險者則是點陣式鍍鉻中網。
探險者EXPLORER的英文logo貼在了發(fā)動機蓋的前沿處,長條形LED前大燈組相比老款變得更加修長,流水式轉向燈也集成在其中,搭配貫穿進兩側大燈內的鍍鉻裝飾條,營造出不怒自威的氣場。
7輻輪圈配上21英寸的大腳放在探險者身上顯得相當協(xié)調。ST-LINE版是亮黑色,而鉑金版則為銀色大鍍鉻。275/45 R21的倍耐力SCOORPINON ZERO輪胎絕對算得上是輪胎界的大只,電腦洗車的軌道都進不去的主兒,只能享受店家的超級特別精細服務了。
5075×2004×1778mm的車身尺寸,3025mm的軸距。這才是一款真正的中大型SUV的尺碼。寬大傾斜的C柱是探險者傳承下來的特征,從前翼子板貫穿到車尾的腰線與粗壯的輪眉則將力量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探險者的車尾并沒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裝飾,C字形LED燈帶與海外版保持一致。ST-LINE版與鉑金版的牌照架裝飾條和后杠下護板分別用黑色和霧銀色加以區(qū)分,而雙邊共兩出的排氣卻是全系標配。
汽車內飾屏幕的終極目標就是讓人們放下手機,享受車機互聯(lián)的新穎與奇妙。全新探險者徹底顛覆了老款那副平淡的內飾輪廓,立體感、科技感、層次感、新鮮感以及質感在它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對于中國人來說屏幕和空間一樣,永遠不嫌大。12.8英寸的大豎屏猶如iPad一樣,給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這套全系標配的SYNC+2.0智行娛樂系統(tǒng),集成了福特最前沿的科技智慧,能夠語音識別70多種方言+模糊語義?;瑒蛹坝|屏反應很靈敏,加上屏幕出色的分辨率,操作起來如同安卓手機一樣沒有難度。
大屏的功能分區(qū)十分明確,下方是空間和座椅功能區(qū),包括了空調溫度/風量的大小,座椅通風/加熱/按摩。中高配車型上,360度全景影像也被收錄其中。除了QQ音樂、百度地圖、在線天氣外,在線訂電影票選座,甚至訂外賣它都能幫你完成操作。與平板電腦一樣,你還可以更換背景桌面以及7種氛圍燈的顏色。聽上去是不是跟智能觸屏手機一模一樣?
實體按鍵僅保留了雙閃、倒車雷達開關、音量旋鈕和前風擋除霧,這感覺是不是跟沃爾沃很相似?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從鈦金版上開始標配,低配的車型為6.5英寸。儀表盤的UI界面通過駕駛模式的選擇而改變,6種駕駛模式中,經濟、標準、防滑模式為單圓環(huán)儀表,而運動、雪地/沙地、簡陋路面模式為雙圓環(huán)儀表。并且雪地/沙地、簡陋路面模式會自動將防滑系統(tǒng)關閉50%,并且還能實時監(jiān)測車身的傾斜角度和前輪的轉向角度。
探險者分為六座和七座兩個版本,我們拿到的ST-LINE就屬于六座版。中間位置的兩個獨立座椅之間留有十分寬裕的過道。兩邊的車門內側還設計有手動遮陽簾。并且福特還為二、三排乘客提供了物理旋鈕按鍵操作的獨立空調,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出風口均位于頭頂上方,除此之外第二排的兩個座椅還帶加熱呢!
軸距為3025mm的探險者的確為后兩排帶來了更加寬裕的乘坐空間,第二排座椅的頭枕下方,還設計有座椅一鍵向前翻折滑動的便利性操作。這也讓第三排乘客的上下車變得更加方便從容。其實和很多中型、中大型SUV一樣,第三排座椅基本上都是薄型座墊,不要期望它對你的大腿能有任何的承托性,不過中短途乘坐還是能夠接受的。
探險者的儲物空間對每一排的乘客都十分友好,隨手都能找到放置物品的小格子。在立起第三排座椅滿載的情況下,行李廂依然能夠具備515L的容積,放置一個24寸和一個20寸的旅行箱不成問題。而在放倒第三排座椅時行李廂容積擴展到1357L,而將后兩排座椅全部放倒,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2487L的行李廂容積和平整的儲物空間。毫不夸張的說,這貨真的可以用來裝載空調、電冰箱和洗衣機了。
導語里說到這是一臺Mustang的動力總成,其實除了Mustang,江鈴福特的撼路者也搭載了這套2.3T+10AT的動力組合,只是三者在調校上有些許的差別。探險者的2.3T擁有203kW/6000rpm的最大功率和425Nm/3500rpm的峰值扭矩。
這臺發(fā)動機具有進排氣VVT、集成式排氣歧管、涂層低摩擦、高壓中冷EGR、電控增壓器廢棄旁通閥以及可變排量機油泵一體化等目前主流的先進技術。7.8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和百公里9L的綜合油耗,呈現在一款整備質量超過2噸的中大型SUV身上實屬不易。
高原試駕更能夠反映出一款車的真實實力,雖然是臺四缸機,但這臺2.3T的參數可比不少V6發(fā)動機更出色。探險者的油門踏板回彈輕盈,但動力釋放的卻比較柔和。在控制好右腳踩踏的力度后,初段并不會帶給你一躥一躥的不適感。深踩油門加速,你會感受到它充足的低扭表現,動力反饋也十分積極。不過它并沒有那些1.6T的小排量渦輪反應迅速,體感上的扭矩爆發(fā)至少要將發(fā)動機轉速踩過3000rpm。
10AT變速器是個稱職的好搭檔,整個加速過程動力銜接相當平順,低速蠕行時偶爾會出現一絲的小頓挫?;蛟S是配備了旋鈕式換擋桿的緣故,R擋與D擋之間的切換速度要比直排式的變速器稍稍慢上一些。整套動力總成其實更注重中后段的爆發(fā),車速到達100km/h之后,再踩油門依然能感受到這套動力總成的澎湃與從容。
緊致、穩(wěn)健、踏實,駕駛探險者馳騁在青藏高原上能夠給你十足的安全感。ACC自適應巡航能在車速0-180km/h范圍內隨時開啟,高速巡航時,發(fā)動機轉速保持在1500-1800rpm之間,以此來盡量降低燃油的消耗量。這臺探險車具備了L2級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不過方向盤對于手掌的重力感應并不是十分靈敏,以至于當你把手輕輕搭在方向盤上,電腦也會提示出請勿雙手離開方向盤的報警。
得益于縱置后驅的布局,前后軸50:50的配重比,5.9米的轉彎半徑。身為中大型SUV的探險者在城市里穿梭顯得異常的靈活。不過正是由于方向盤這種精準的指向,讓它在高速行駛時表現的十分緊繃,再加上較高的車身重心,車內成員的舒適程度全部取決于司機的駕駛技術了。
探險者車內門板采用大量的隔音棉,車窗也為雙層設計,即便是將車速開到了120km/h,發(fā)動機只會帶來輕微的嘶吼聲,車內駕乘者之間的交流也不會受到任何的阻礙。
探險者搭載了一套偏重于后驅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通過簡陋路面模式或沙地/雪地模式,來提升車輛的通過性。切換至這兩個駕駛模式時,電腦會自動將防滑系統(tǒng)關閉50%,允許用輪胎些許的打滑來幫助車輛脫困。不過探險者的離地間隙和離去角設計卻有些不夠理想,在大柴旦紅崖火星地貌穿越體驗時,稍微陡峭的爬坡很容易出現拖底現象。并且陡坡緩降的介入時機并不夠機敏,慢抬剎車的一剎那很容易出現短暫的俯沖情況。
前段時間福特打算復活Bronco的消息,在車迷中引起了轟動。這臺沉寂了24年的硬派越野車終于重啟了。它就像路虎衛(wèi)士一樣是福特的精神圖騰。而初代探險者的前身就是Bronco,如今長安福特終于將六代目的探險者進行了國產。降至30-40萬元售價,讓很多喜歡美系越野車的人興奮不已。不過從實際體驗上來看,探險者更像是一款偏重于乘坐舒適與豪華的中大型SUV。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國產后的探險者在外觀內飾設計,大屏的功能性,車機互聯(lián)等方面都做了有針對性的改進。用三四十萬元的價格去擁有五六十萬元的氣場,這難道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