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教育教研室,河北 張家口 075700)
古代語文是封建教育的主要內容?!捌涮攸c是學齡初期以識字為主的蒙學語文教育;后期進行綜合性的文、史、哲、倫理結合在一起的語文教育?!保ㄖ旖B禹主編《語文教育詞典》)從教育目的看,古代是為了“應試”,科舉時代,十年寒窗,只是為了寫出一篇令“閱卷大人”滿意的文章。因此,語文教育定位非常單純,就是正統(tǒng)的封建思想,代“圣人”立言?!皞鞯馈笔堑谝晃坏?,甚至是終極的目標。正如葉老所說:“語文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這種工具,培養(yǎng)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發(fā)表能力。”
語文作為母語教育,學生到中學階段(尤其高中)已經(jīng)具備了相當?shù)恼Z文能力。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六歲左右的兒童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母語的口頭語言,到小學畢業(yè),學生的口語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夠運用母語自由交流;在書面語方面基本掌握常用詞匯,能夠閱讀一般性書刊,水平好的學生能閱讀《西游記》和《水滸》這樣的長篇小說。學生能寫一般的記敘文,做到文從字順,也就是說已經(jīng)具備了“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中學階段的學習內容還是一篇篇文章(深淺并無一定的尺度),目標還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語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其必然是一種精神活動、生命活動。語文學習所要接受的不是現(xiàn)成的“工具”,每篇文章、每個句子,甚至每個詞、每個字都是活生生的,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學習這些,既離不開社會和人文的背景支持,更需要個體獨特的生命體驗。每個人在學習本民族語言的同時,還必然地要接受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熏染,必然地要接受生命成長的各種養(yǎng)料,學交往,學做人??梢?,語文學習不是機械模仿,而是舉一反三,形成新的個性化的言語和思想情感。語文學習就是生成新言語、新情感、新思想的過程,就是進行精神的創(chuàng)造的過程。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語文學習就有了不竭的動力。不僅如此,我們還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責任感。掌握好祖國語言、接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是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位語文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并承擔這種責任。這不僅要有明確的要求,嚴格的訓練,更要抓住語文的本質,充分展示語文的魅力,讓學生熱愛語文,學好語文。
語文教學的一個顯著矛盾是學科內涵極其豐富,但教學課時相對較少;加之語文學科具有適于自學的獨特性,因此,打通“課堂”這個瓶頸,溝通課內外學習環(huán)節(jié)對語文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幾年來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聽說讀寫協(xié)調發(fā)展、課內課外共進的“自主發(fā)展”的語文學習模式。在“聽說”方面,每節(jié)課我都抽出五分鐘時間用于學生演講,這樣一學年下來,每個學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聲演說的機會。我還要求學生做“聽說”的有心人,在課堂外加強與別人交流學習,有意識地鍛煉“聽說”能力。在閱讀、寫作方面,我以加大閱讀、寫作量為突破口,以“讀”引“寫”,以“寫”促“讀”。
語文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的生命活動,用心學習“語言”,通過“語言”塑造自己。語文學科“母語教育”的特性,不僅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而且更是一種必須。因此,我進一步淡化了課堂的界限,教師主要是作為一種“幫助”而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不分課內課外。“幫助”的主要手段是促進學習(包括引導、激發(fā)、督促、測評),提供資料,指導方法。另一方面,我?guī)椭鷮W生建立了學習小組,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成長。
語文學習的過程是習得的過程,學生在心靈的體驗、感悟中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這個目標不是教師可以通過講授能夠達到的。制約我們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的主要障礙來自對學生的不放心。這實際上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擔心,一是我們忽視了學生的生動而豐富的母語背景,二是我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教學重點的轉移:要從語文知識的學習轉到通過語言形式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塑造自己上來,從知識訓練轉到人的發(fā)展上來。在課堂上,學生不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人生發(fā)展的探究者、交流者、創(chuàng)造者;在學習著,更在生成著新的言語、新的情感和思想。
新課堂應該以“平等對話”為主要特征,只有在這樣的形式下,學生才能得到自由的成長。作為老師,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不僅無效而且有害。教師在課堂上要維護學生說話的權利,要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參加討論交流,要努力構建自由、多維的對話體系。在“新課堂”上,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討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更是一個幫助者。
尊重個性、多元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在觀念上,要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漸進,多元發(fā)展。在操作上,要為不同層面的學生提供不同要求的幫助。比如有的學生只要文從字順、思路清晰就行了,而對于那些有文學愛好的學生就要有更高的要求。在評價方面,不能僅看考試的分數(shù),而要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測試,進行發(fā)展性評價。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他們通過活動發(fā)展認知和能力,通過體驗豐富的情感世界,通過表現(xiàn)獲得前進的動力。加強語文活動是新語文學習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建立活動的保障機制,要幫助學生選擇和參與??梢允俏膶W社、書友會、演講團等各種語文社團;可以是社會實踐、文化交流等各項活動;可以是報刊社、廣播電視臺等各種媒體。學生投身其中,盡情體驗,才能真正提高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語文學習的真正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