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jié)市赫章縣第四中學,貴州 畢節(jié) 553200)
我國《普通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教育部),這強調了初中英語教學應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步驟。無論“說”,還是“寫”,其先決條件是思維,只有用英語進行思維,才能真正學好外語。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個人到學校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是獲得聰明,因此我們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應用在記憶上,而應用在思考上去”。那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呢?
(一)運用英語組織日常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英語氣氛,在語境中培養(yǎng)語感。教師用英語教學,學生也會用英語回答問題,用英語去思維。只要讓學生持續(xù)不斷的沉浸在英語環(huán)境中,就會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效果。其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的一種好方法是英語課前五分鐘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演講。教師可根據單元的話題規(guī)定學生的演講內容,也可題材不限,學生對于演講內容可編可抄。演講過后,讓演講者提問同學,或翻譯某一句子,或回答某些問題。這樣既可以練習學生的聽力,也能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二)觀看視頻,在語境中獲得信息。讓學生置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就會自然而然地使用英語,用英語進行思維。教師可利用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學唱英語歌曲;也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鼓勵學生從英文到英文的直接思維中提取語言信息。之后再進行話題討論或寫觀后感。
(三)段落翻譯,在譯中獲得語言感悟。新教材話題涉及面廣,貼近學生生活,每單元老師都可以出一個學生熟悉的話題或編寫一段文字供學生翻譯,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在譯中學以致用,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一)歸納聯想法:學習和掌握詞干,進行詞匯發(fā)散和聯系。我們日常使用到的單詞,很多都是派生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講解關于前綴和后綴的知識。通過發(fā)散,聯系,有利于有效記憶詞匯,而且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啟發(fā)思維。
例如:export n.輸出;import n.進口;transportation n.運輸;transport vt.運輸;
(二)對比學習法:引導學生辨析詞意容易混淆的單詞,如:late,later,lately,latest和latter;abroad,broad,aboard和 board等等。
(一)積極鼓勵“一句多譯”,開發(fā)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在學到be absorbed in這個短語時,教師給出學生一個漢語句子“由于沉浸在學習中,他沒有注意到外面正在發(fā)生的事情”,要求學生小組討論,盡量運用高級句式來翻譯此句。
(二)時常自編文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給出學生一部分單詞、短語或句型,讓學生編成一段文字,可以是故事、對話、詩歌等等形式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在復習某單元詞匯時要求學生運用本單元重點詞匯自編一段文字,這是某學生編出來的文字:A terrible earthquake happened,which brought the city to ruins.A number of visitors were buried.The woman burst into tears after she heard the news.Finally,the government rescued some Survivors.
閱讀課的教學就是老師有目的性的設計多個問題,引導學生不僅對文本表層涵義進行充分理解,同時又對文本的深層涵義進行剖析,以達到實現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整個閱讀課的教學設計中,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從始至終,由淺入深。
(一)巧妙設計問題,激發(fā)思維動機,調動閱讀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避免答案是yes或no的此類問題,因為他們無法觸發(fā)學生思維,不能使學生進行真正的思考。如:Do you like travelling?
設計主旨大意題來促進學生的思辨能力。提煉文本要點并能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即通常所說的“概括”正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途徑。概括能力的訓練又是一種技能性表達的訓練。對學生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不僅是幫助學生讀懂文本內容的關鍵,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學生分析文本的條理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在自己的閱讀課教學設計中經常設計這樣一個問題: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the paragraph?
(二)設計多種活動形式來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閱讀課教學經常存在小組活動,老師可以將其設計成采訪活動、戲劇表演、辯論賽、經驗共享,課文縮寫等等。
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有些學生用漢語或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現象,這不利于學生準確地聽說英語,不利于學生掌握單詞的音與形的聯系,不利于創(chuàng)造英語語境。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也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教師能做到持之以恒,堅持到每一堂課,相信學生的思維能力終究會發(fā)生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