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士權
(貴州省織金聯(lián)興深圳南方希望小學,貴州 畢節(jié) 552100)
微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網(wǎng)絡技術與教學內容的整合,呈現(xiàn)出短小、精煉、趣味性的教學效果。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雖然微課在語文課堂的應用頻率不斷增加,但是其中仍有一些問題存在,如教師微課設計能力不足、微課過于依賴現(xiàn)有資源、微課應用能效偏低都,基于這些問題,以下將進行詳細的分析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
當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課堂上,將微課與“課件”劃上等號,而學生在課前課后很少使用微課,這就造成了微課使用效率過低,對于學生的指導和學習輔助作用不夠明顯。一些教師對于微課的性質、應用優(yōu)勢等缺乏必要認識,僅僅將微課視為活躍課堂氣氛的工具,這也會造成微課應用效率下降。尤其是教師在微課設計方面能力相對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傳統(tǒng)模式,這些都造成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難以發(fā)揮其應有成效,影響力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相比,微課具有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特點,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資源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教師要善于在微課當中融合知識點,尤其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微課形式展示出來,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
盡管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微課教學有所應用,但是課堂效果并不明顯,對學生興趣的引力不夠。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學技術的缺失,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可應用的時機和途徑并不準確。因此加強教育技術,特別是微課技術的培訓,加強教育培訓機構的建設與管理,為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微課資源作為學習資料。同時,定期對教室進行微課熟練性教學培訓,使教師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準確的運用微課。
微課并不是單純用于教學的課件,而是結合信息技術形成的具有連貫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資源,不但能夠在課上應用,同時更有利于學生課下展開自主學習,通過微課內容鞏固知識記憶,同時幫助學生做好復習預習。微課資源的應用能夠建立起課上、課下知識的有機聯(lián)系,提高語文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銜接性,對于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內容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對于即將學習的內容則起到啟發(fā)引導的作用,學生通過網(wǎng)絡能夠自主選擇微課學習內容,從而提高了課下復習和預習的有效性。
小學生年紀都偏小,對于知識理解吃力,思考能力也不成熟,但往往年紀小的孩子對于新奇的圖像及事物容易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對癥下藥,要把自己微課教學設計得符合孩子的特點,不能太過深奧,否則會增加學生理解的負擔。再有一點,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能制作成微課。這些,就需要語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和語文課本的教學內容選擇進行微課教程的制作。教師也不能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要考慮到所授課的對象是小學生,教師可以適當?shù)赝卣拐n本,但不能拓展過頭了。
小學語文微課的設計要基于學生主體的理念,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筆者針對高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開發(fā)一系列微課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表達,既涉及詞語的表達運用,又涉及布局謀篇。例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學生對于“雪中送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筆者開發(fā)了“沒下雪,怎么送炭”的微課,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雪中送炭”的意義。又如,在學習《橋》這一課時,為引導學生體會小小說的特點、文章大量的短句表達以及文本獨特的環(huán)境描寫,筆者開發(fā)了微課《從〈橋〉看小小說》,讓學生關注小小說這一獨特的文體。
為了讓學生掌握基本表達方式,筆者開發(fā)了《學會尋找過渡句》《學會尋找中心句、總結句》《學會尋找前后照應句》《記敘的幾種方式》等微課,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成為教學過程中突破難點的資源。如在課外閱讀訓練中,學生常碰到尋找各種句式的題型,一部分學生可以順利完成,但是一部分學生卻容易混淆。學生學習基礎、接受能力有差異,如何能夠照顧兩部分學生的學習呢?這時筆者借用這些微課,讓沒有掌握的學生回顧相關知識再完成檢測題,已掌握的學生則完成其他練習?!安粦嵅粏?,不悱不發(fā)”,借助微課釋疑解難,事半功倍。
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預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傳統(tǒng)形式下,學生進行知識自主預習的資源只有教材,單一化的預習形式,逐步降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自主預習的興趣,從而制約了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而微課技術的出現(xiàn)則能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自主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提高預習的興趣,從而逐步提高預習的效果。
文學常識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工具。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中,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在教學教材上的內容之余,教師很難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文化常識講解,從而限制了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而微課技術的產(chǎn)生則能夠彌補這一缺憾。在開展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能夠以微課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文學常識,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下時間進行視頻的觀看,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學常識量。
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國家需要新型人才,微課在課堂的運用很有必要,特別是小學課堂。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微課時要充分構建微課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興趣;要選材合適;要設置疑問,增強學生思考能力;要改正自己微課課程的不足,從而將微課更好地應用到課堂,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