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玉紅
重癥肺炎疾病患者病程進展期間患者合并基礎性疾病情況明顯,導致患者免疫功能較差,進而抑制肺功能、減弱呼吸肌收縮能力,嚴重患者有呼吸衰竭風險[1]。為了提高重癥肺炎疾病患者的治療預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與生存質(zhì)量,需積極用藥等對癥治療[2]。既往治療中,針對重癥肺炎主要以抗菌藥物治療為主,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且患者多種不良反應情況明顯。胸腺肽是通過動物胸腺制備的多種生物活性多肽,是生物活性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劑,在作用于T淋巴細胞各個階段的基礎上可以調(diào)節(jié)細胞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胸腺肽α1作為胸腺激素活性最強部分,人體免疫力提高效果顯著,用于重癥肺炎疾病治療中可以促進患者肺功能與血氣指標改善[3]?;诖?本文就本院重癥肺炎疾病患者為例,總結生長激素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的可行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重癥肺炎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4]: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診斷標準,重癥肺炎疾病患者;②X線影像學表現(xiàn)為雙肺斑片狀陰影;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治療方案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5]:①近期行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患者;②放棄治療、其他原因退出治療患者;③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患者;④試驗研究不耐受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2~65歲,平均年齡(50.0±5.2)歲;平均發(fā)病時間(3.3±1.0)d;平均APACHEⅡ評分(20.33±2.30)分。研究組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齡43~63歲,平均年齡(50.2±4.3)歲;平均發(fā)病時間(3.5±1.2)d;平均APACHEⅡ評分(20.30±2.25)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重癥肺炎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吸氧、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紊亂以及輸入營養(yǎng)等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生長激素100 μg/kg治療,連續(xù)用藥2周。研究組采用生長激素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胸腺肽α1皮下注射1.6 mg/次,1次/d,連續(xù)用藥1周后用藥調(diào)整為2次/d,連續(xù)用藥2周。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的血氣指標(PaO2、PaCO2、SpO2)、肺功能指標(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APACHEⅡ評分。
1.4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重癥肺炎疾病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改善,肺部濕啰音消失,且經(jīng)X線復查炎性反應基本消失。有效:重癥肺炎疾病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濕啰音下降,X線復查炎性反應縮小。無效:重癥肺炎疾病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以上顯效、有效效果均未達到??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6]。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APACHEⅡ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PaO2為(76.80±7.)mm Hg,PaCO2為(67.05±5.80)mm Hg,SpO2為(82.20±6.86)%,FVC占預計值百分比為(58.50±10.05)%,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為(44.20±6.06)%,FEV1/FVC為(55.20±6.03)%,APACHEⅡ評分為(20.30±2.25)分;治療后PaO2為(99.30±6.60)mm Hg,PaCO2為(40.60±3.45)mm Hg,SpO2為(99.28±4.80)%,FVC占預計值百分比為(65.90±10.08)%,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為(50.01±0.23)%、FEV1/FVC為(59.25±5.05)%,APACHEⅡ評分為(13.20±2.05)分。
對照組治療前PaO2為(75.90±7.20)mm Hg,PaCO2為(67.15±5.65)mm Hg,SpO2為(82.20±6.95)%,FVC占預計值百分比為(58.50±10.06)%、FEV1占預計值百分 比 為(44.24±5.88)%,FEV1/FVC為(55.50±6.01)%,APACHEⅡ評分為(20.33±2.30)分;治療后,PaO2為(95.55±5.80)mm Hg、PaCO2為(55.50±4.50)mm Hg、SpO2為(96.05±4.05)%,肺功能指標FVC占預計值百分比為(60.68±10.02)%、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為(46.05±0.65)%、FEV1/FVC為(57.03±5.02)%,APACHEⅡ評分為(17.30±2.05)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APACHEⅡ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APACHEⅡ評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組患者PaO2、PaCO2、SpO2、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APACHEⅡ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重癥肺炎患者T細胞功能紊亂情況明顯,內(nèi)皮系統(tǒng)損傷等原因釋放的多種炎癥因子參與重癥肺炎進展,進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響患者預后。重癥肺炎患者治療期間大量使用抗菌藥物,可造成腸道功能紊亂問題,加上患者自身營養(yǎng)狀況差、機體抵抗力差,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進而影響患者預后[7]。生長激素直接作用患者組織細胞生長激素受體的基礎上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促進作用,促進了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改善。另外,提升了氨基酸利用率,增強了患者的免疫力作用,促進患者通氣功能改善??紤]重癥肺炎與T細胞功能紊亂之間的關系,胸腺肽α1通過刺激T細胞分化、增殖等完成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調(diào)節(jié)炎性細胞因子、干擾素的基礎上促進細胞自然殺傷、分化成熟,進而提高患者細胞免疫水平、機體抵抗力,促進患者康復[8]。齊亞麗等[9]研究指出,生長激素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重癥肺炎患者的效果明顯,通過降低患者機體中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miR-155及炎癥因子水平發(fā)揮作用,患者預后效果良好。
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APACHEⅡ評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組患者PaO2、PaCO2、SpO2、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FVC、APACHEⅡ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胸腺肽α1可調(diào)節(jié)患者T細胞表達,生長激素聯(lián)合胸腺肽α1治療可有效提高和改善重癥肺炎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相關炎癥反應,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與預后,且用藥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