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re
一次,錢鐘書先生對想拜訪他的一位“粉絲”說:“假如你吃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認(rèn)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委婉風(fēng)趣地拒絕了拜訪。然而,作家筆下的世界,虛實交織、如夢似幻,令無數(shù)讀者心向往之:對于許多讀者來說,讀了一本好書后,都會想更加了解這本好書的作者,甚至是這本好書誕生的地方——書房,這可能又是另一種人之常情。對于作家而言,人生的一半時間在看書,另外一半時間在寫書,書房既是面子也是里子,是人生中最獨特的地方之一。
作家們的書房是什么樣的?本文收集了北島、馮驥才、馬原、麥家、莫言等作家的書房。
馮驥才:書房是作家最不設(shè)防的地方
對于作家,惟有在書房里才能真實地面對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對自己。這里是安放自己心靈的地方,是自己精神的原點,有自己的定力?!T驥才《書房一世界》
馮驥才今年年初同時推出了兩本新書《書房一世界》《俗世奇人(叁)》,前為閱己,后為閱人。在《書房一世界》中,馮驥才像是一位博學(xué)風(fēng)趣的導(dǎo)游,帶領(lǐng)讀者走進他的書房。將書房的陳設(shè)、物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來。
“雜亂不堪”——馮驥才用這個詞語形容自己的書房。
“我的書和藝術(shù)品就完全混在一起,我家保姆幫我收拾房子,我要求她一張紙都不能動。所有紙都是雜亂的,但我知道我需要的那張紙能在哪一堆里找到。”
馮驥才相信,書房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作家決不會在自己書房里拘束的,他的性情便自然而然地渲染著書房處處,無不顯現(xiàn)著作家的個性、氣質(zhì)、習(xí)慣、喜好、興趣、審美。在滿屋堆滿稿紙、信件、照片和其他物件中,也一定藏著許多看不明白的東西,也一準(zhǔn)隱藏著作家自己心知的故事,或者私密。或許,這就是周作人所說的“叫人家看書房是危險的事”吧!
莫言:書房曾經(jīng)終年不見陽光
2000年,曾有人問莫言,如果你拿到諾貝爾獎,那一百多萬美元的獎金,想怎樣花?莫言答道,要拿它買一座大房子。2012年10月,莫言果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這時面對相同的問題,莫言的回答依然是:“買房子。”那時,莫言的書房終年不見陽光。
現(xiàn)在,莫言的書房叫做“一斗齋”,裝修極其簡單,一張小桌、兩張木椅,書架上也只有100多本經(jīng)典,如魯迅、托爾斯泰的作品。其他的書,莫言選擇“做減法”——每年都會清理一次,送給一些學(xué)校。
賈平凹:“我家主人在寫書,勿擾”
老話里講: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Z平凹《秦腔》
賈平凹的書房叫做——上書房。上書房,是指清朝皇子皇孫上學(xué)讀書的地方,清道光前叫作“尚書房”,道光年間奉旨改為“上書房”。賈平凹這樣命名自己的書房是何原因呢?他自言道:不過有時喜歡讀書而已,沒事就“上書房”嘛!
上書房的門口有一個門神,那是一人高的一塊鏡匾,中間寫著:“我家主人在寫書,勿擾。”這里就是他的創(chuàng)作作坊。
走進“上書房”,看不到什么書,倒是滿眼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像、木雕、盆盆罐罐、石碾子和書法作品等。走進上書房真得當(dāng)心,不然,一不小心碰倒的什么東西就是古董。即便是書桌上,也擺放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只留出一個寫字的地方,那個“小盆地”正像是賈平凹名字中的“凹”字。
在博古架上,賈平凹書著“風(fēng)起云涌是龍升之時”“我有使命不敢怠”“今生有債都還遍,唯欠梅花數(shù)行詩”等警示、激勵自己的句子。
馬原:書房是“理想國”
“有些曾經(jīng)荒蕪的場景經(jīng)歷了繁盛又最終化為廢墟,正如小說中跨過的漫長歲月,讓人一時無法分清究竟何者為真實,何者為虛構(gòu)?!薄R原《姑娘寨》
“既然得了不治之癥,那我就不治了?!?008年,作為“先鋒文學(xué)五虎將”之一的馬原被查出肺癌。于是,他辭去工作,攜家人來到云南邊陲的姑娘寨,過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南糯山下,馬原搭建起城堡樣式的九馬路書院。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圖書館的模樣?!倍谏衩貕艋玫脑颇线呞锏恼永铮R原的書房,正如博爾赫斯的形容一樣,真正是每一個愛書人的天堂。樹林里,條條小路通向很多房間,房間里每個方向有一扇窗,每推開一扇窗都能看見不同的風(fēng)景,每一個房間都用文學(xué)大師命名——“格林屋”“加繆屋”“??思{屋”“卡夫卡屋”“霍桑屋”“托爾斯泰屋”“雨果屋”等。
他用房屋結(jié)構(gòu)的八根支柱設(shè)計了兼顧空間利用和采光的環(huán)形書廊,在光影交錯中,不僅增加了這方天地的縱深感,更帶來了無限的放松。他的書閣就是他的生活“理想國”。
北島:住處即是書房
如果你是條船,漂泊就是你的命運,可別靠岸?!睄u《青燈》
對于北島來講,一般情況下,住處即是書房。從小,北島就沒有可以稱為“書房”的空間,很多年,也幾乎沒有想過會有自己的書房。20多年來,北島在8個不同的國家轉(zhuǎn)換住處,搬家的次數(shù)更是多到數(shù)不清。到了香港,北島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書房。
由于在香港居住面積有限,北島決定另租一個書房。從家到書房只要走六七分鐘,之間隔著馬鞍山公園,書房的窗外就是海灣。和過去相比,這簡直有點兒太奢侈了。
麥家:開放的私人書房
人活一世,總要經(jīng)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fēng)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麥家《人生海?!?/p>
2008年,麥家憑借《暗算》獲得茅盾文學(xué)獎;2009年,小說《風(fēng)聲》改編成電影大獲成功;2014年,已經(jīng)出版了12年的《解密》被國際出版界發(fā)現(xiàn),截至目前,《解密》已被翻譯成33種語言,其英文版被收進英國“企鵝經(jīng)典”文庫,是繼魯迅、錢鐘書、張愛玲之后,唯一入選該文庫的中國當(dāng)代作家。2019年,麥家時隔8年終于推出新作——《人生海海》,它出現(xiàn)在雜志的封面上、年度書單中,前段時間,又出現(xiàn)在淘寶的直播間里,現(xiàn)今,銷量已過百萬冊。 成名之后的麥家,也曾迷失過,但終歸還是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向。麥家覺得成名前要耐得住寂寞,成名后要經(jīng)得住誘惑。為了鼓勵全民閱讀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他在杭州西溪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創(chuàng)建了麥家理想谷——麥家開放的私人書房。
這里是他的工作室,是他私人藏書的集中地,是熱愛閱讀的年輕人詩意的棲居地,也是一個為年輕作家免費提供讀書會客的場地。麥家的“理想谷”——開放的私人書房,完成了更多“書房”的意義。
金宇澄:書房的概念該改變了
年紀(jì)越長,越覺得孤獨,是正常的,獨立出生,獨立去死。人和人,無法相通,人間的佳惡情態(tài),已經(jīng)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鹩畛巍斗被ā?/p>
“不覺得我會受限于環(huán)境,書房概念明顯是改變了,在家也不是必須在一個地方看書寫作,如今大部分的作者,電腦擺在哪里都可以寫。”金宇澄認(rèn)為,家里和辦公室,所有地方有書,有書可以看,就是“書房”。
上海作協(xié)的花園洋房,沿著旋轉(zhuǎn)樓梯上三樓,就是金宇澄的辦公室,他自述說,這個地方也是他的“書房”。這所大宅舊名“愛神花園”,為鄔達克所設(shè)計。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孔夫子舊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