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軍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濮陽 457000)
學校應該積極倡導正面的價值觀,傳遞珍愛生命、重視生命的理念,為大學生提供精神層面上的關懷,幫助大學生完善人格、樹立正確生命觀。這樣,既是對大學生本人負責,也是對學校和社會負責。讓高??梢詾樯鐣斎肷硇母咏】档膶嵱眯腿瞬?。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的各方面壓力都十分巨大。社會的發(fā)展帶動起激烈的競爭模式,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再加上全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畢業(yè)后所面臨的社會既有很多機遇,更有許多壓力與困境。許多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看似比上一代人要自由,但是他們也陷入人生目標與方向感的迷失中。注重成績往往忽視了學生們的人格、個性、情感和心靈。所以,為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大學階段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個階段,這里的學生即將走向社會,他們的生理可能已經發(fā)育完善,但是心理上仍未發(fā)育成熟。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注重疏通與引導,將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向積極方向,傳遞尊重與珍惜生命的思想,為社會輸送身心發(fā)展健全的專業(yè)人才。
現在是網絡非常發(fā)達的時代,各種新媒體應運而生,許多人都提出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問題的理論。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同樣也需要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思維運用于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關注大學生的體驗,將大學生最為用戶主體,關注他們的需求與感受,一切從學生出發(fā);其次,利用新媒體將生命教育進行包裝,積極傳導生命意義的同時,形式上可以進行別出心裁的設計,使教育更具有亮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再次,充分利用新媒體及時快速的特點,加快教學速度。使學生收到信息的速度、教育內容傳播以更新的速度、學生反饋的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保障學生完整接收到生命教育的同時,也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效性;最后,學??梢酝ㄟ^新媒體與社會和家庭進行互動,實現聯動式教育,加大教育力度。
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新媒體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活動,用以熏陶大學生們的道德情操和生命價值感。在一些重大節(jié)日中,可以用新媒體作為載體,將準備傳授的教育理念植入其中,通過制作電子賀卡、電子簽名等形式,讓學生融入其中。在網絡上設立虛擬的“輔導員”。大學的輔導員通常工作很繁忙,而且學生覺得太過隱私的問題無法向輔導員傾訴,所以導致了很多負面情緒得不到疏導和宣泄。在網絡上設立的虛擬輔導員可以隨時隨地在線,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留言就可以。這些虛擬輔導員可以是專業(yè)的輔導員、教育工作者或者是心理咨詢師,可以給學生很多專業(yè)的指導與意見。在網絡平臺上并不需要見面,這樣學生們也可以暢所欲言,不會覺得很尷尬。高校應當注重對“樹洞”平臺的建設,讓學生可以在匿名的情況下敞開心扉,在“樹洞”中留言,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疑惑。同時,可以讓教育工作者在“樹洞”中進行引導式的回復,對學生的負面情緒進行安慰,問題進行解決,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大學生的精神健康做正向引導。
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在社會中的生活能力,可以合理地處理好各種關系。在新媒體爆發(fā)的今天,海量信息大爆炸所以,培養(yǎng)大學生與新媒體和諧相處的能力也非常重要。現在網上的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而且難辨真假。過于關注一些動態(tài)的學生就可能在其中迷失,注意力不集中,并且在大量無營養(yǎng)的言論中丟失思考力,使思想以及審美變得貧乏。在這種情況下,各高校就應該做好正確引導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工作。積極倡導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過濾某些信息的能力,對網絡上的知識進行篩選,并且把握好上網的時間。當今社會的就業(yè)也由于網絡以及新媒體的出現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更追求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新,所以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梢岳眯旅襟w來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從業(yè)觀,練就多重職業(yè)能力。新媒體上信息非常廣泛綜合,可以擴大學生的接觸面與眼界。當學生有很強的就業(yè)能力,對未來充滿希望時,生命教育也起到了其應有的意義。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積極正確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正向價值觀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與信息融入教學,并且將其轉化成學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大學生可以通過語音、文字、視頻等多種方式獲取信息并且進行反饋,互動中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義。并且,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建設群聊,在群聊中發(fā)覺學生的言論導向,理解學生的思想,并做出有益地引導。
在新媒體飛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特性,積極傳播正面信息,培養(yǎng)大學生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珍惜與保護生命的能力,并且豐富生命的內涵、激活潛能,讓他們更主動積極地成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教育體系中重視人權、重視生命的體現,同時也必將造福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