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佛山 528000)
隨著人們對周圍基礎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建筑電氣工程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為了充分發(fā)揮建筑電氣的穩(wěn)定、安全、高效的作用,除了要保證配電線路、電氣系統(tǒng)、低壓開關等的安裝質量外,還要有合理的設計方案。其中,建筑電氣工程的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尤為重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期間,必須嚴格要求施工設計,保證建筑電氣系統(tǒng)的施工質量
總配電箱進線處在采用TN-S 接地系統(tǒng)時未做重復接地;設備的接地地排與接地干線未直接連通;支架間距太大,彎角及引下角呈銳角,避雷帶變形或支架脫落,引下點間距偏大;屋面金屬物未做防雷接地;避雷帶采用普通的圓鋼敷設,搭接長度不足,帶間及引線下線采用單面焊接或對焊,焊接口銹蝕現象嚴重等。
吊支架設置距離過大,不對稱;防腐、防銹不到位;接線盒不蓋板,留管長度不合適,使導線外露;金屬軟管未做跨接接地保護線;鋼管跨接接地線焊接質量差;配管線路歪斜,走向不規(guī)則,高低起伏。
箱盒未進行防銹防腐處理,箱盒由于固定不牢,使混凝土漿進入箱盒或振動移位;管子口進箱盒太多,柱子內及現澆混凝土墻面的箱盒凹進較深使之歪斜;吊扇鉤盒、成排燈位偏差大,接線盒、配電箱體、吊鉤坐標偏移明顯,不按圖紙設置;責任心不強、施工馬虎或與土建施工配合不當,是造成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隨著電氣安裝技術的進步和學習電氣專業(yè)人員的增多,施工、監(jiān)理隊伍應引進特別是有過工程設計經驗和理論知識豐富的專業(yè)人員,做到知識化、專業(yè)化,應從過去的日常檢查深化到科學檢查,在保留過去操作工藝檢查的同時,還應要求施工人員對圖紙的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圖紙設計數據有無錯誤和隱患,同時檢查電氣設備的產品質量,并制定設備進場的保管條例,杜絕電氣事故的發(fā)生。
針對常用設備、材料存在的問題,在電氣設備、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保管員、材料員、質檢員應協(xié)同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貨場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核對設備、材料的型號、規(guī)格、性能參數是否與設計一致。清點說明書、合格證、零配件,并進行外觀檢查,做好開箱記錄,并妥善保管;對主要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等。對材料質量產生懷疑時,應現場封樣并及時到當地有資質的檢測部門去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入現場投入使用。
1.嚴格按設計和規(guī)范下料配管,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嚴格把關,管材不符合要求不準施工。
2.配管加工時要掌握:明配管只有一個90°彎時,彎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4 倍;2 個或3 個90°彎時,夸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6 倍;暗配管的彎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6 倍;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內管彎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l0 倍。
3.鍍鋅管和薄壁鋼管內徑小于等于25mm 的可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手動彎管器;內徑大于等于32mm 的鋼管用液壓彎管器;PVC 管根據內徑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彈簧彎管,內徑大于等于32mm 的管彎,如大量加工時,可用專制彎管的烘箱加熱,做到管子夸曲后,管皮不皺、不裂、不變質。PVC 對接時,建議采用整料套管對接法,并粘接牢固。
4.如果配管超過規(guī)范長度時可在適當位置加過線盒,此盒方便穿線,但不允許接線。
1.防雷帶應按設計要求,采用鍍鋅圓鋼,并加以調直,若采用普通圓鋼,截面應加大一級,并經設計同意。避雷腳應定位合理,以轉角對稱布置,直線段再按lm 左右等分為原則。埋設成排腳頭支架時,應彈線確保其直線度,并做到所有腳頭端頭平齊。
2.引下線截面不得小于避雷帶截面,搭接處焊縫應平整、飽滿,不得有氣孔、咬肉、夾渣等缺陷,搭接倍數不小于6d(d 為圓鋼直徑),鍍鋅層破壞處應二次防腐。支持卡應固定牢固,間距均勻。避雷帶跨越建筑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高出屋面的煙囪、透氣管及鐵爬梯、金屬水箱等金屬物體應與防雷裝置相連。
3.按規(guī)定接地體埋深應不小于0.6m,間距不小于5m,焊接長度不小于扁鋼寬度的2 倍。
為確保電氣工程施工質量,施工人員須持證上崗,管理人員堅持責任到人,提高電氣安裝和電氣管理人員的業(yè)務素質。要把電氣工程施工看成建筑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發(fā)包單位、業(yè)主、承建單位都應重視電氣工程施工。
綜上所述,建筑電氣技術的發(fā)展是隨著建筑技術的發(fā)展,電氣科技的發(fā)展而同步的。由于電氣安裝貫穿整個施工過程,乃至工程交工后的整個使用期。因此,電氣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整個建筑質量的優(yōu)劣。為了提高施工質量,滿足電氣工程施工技術要求,確保施工的安全,保障電氣設備高效安全運行,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以適應建筑電氣工程的發(fā)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