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張曉叢
(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山東 淄博 25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的慢性肺部疾病,是目前肺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對COPD患者實行自我管理項目能逐漸改善氣道通氣,降低肺功能的損傷程度,改善健康狀態(tài)及提高自我效能,是有效控制COPD復發(fā)的關鍵。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2019年9月~12月于淄博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診斷均符合2017年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②處于穩(wěn)定期;③無語言溝通及認知功能方面的障礙;④能熟練使用手機的上網(wǎng)功能;⑤自愿參與本項研究。
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②并發(fā)高血壓3級、惡性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肌病等嚴重心血管疾?。虎酆喜乐丶怪鶕p傷、肋骨骨折、急性心梗等不適合進行運動的疾病。
對兩組患者均給予相關指導包括自我管理的知識宣教,呼吸功能鍛煉的指導等。
自我管理相關理論知識學習主要通過我科醫(yī)護人員編寫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來進行。內(nèi)容包括自我管理的理論基礎及重要意義、COPD疾病的相關知識、吸入藥物的使用方法、急性加重癥狀的早期識別與應對、合理氧療及膳食、情緒管理等。兩組患者入院時每人都發(fā)放一本手冊,先鼓勵督促患者進行自學,再在每周二、四、六下午組織醫(yī)護人員通過講座的形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并由我們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疑問進行現(xiàn)場解答。
實驗組在傳統(tǒng)單一的自我管理基礎上,采用可與患者進行線上溝通、互動的微信平臺來進行干預。
(1)建立與患者互動的微信平臺,該平臺名稱為“關愛呼吸,與您同行”。此平臺成員除了研究者本人外,還邀請了呼吸??谱o士2名、呼吸科專家2名、呼吸治療師1名,營養(yǎng)師1名,心理咨詢師1名加入本研究。
(2)定期推送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相關知識。
周一推送COPD患者應了解的疾病知識及自我管理方面的相關內(nèi)容;周二推送COPD患者吸煙的危害及戒煙的必要性;周三推送呼吸功能鍛煉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周四推送常見吸入劑的藥物作用、具體使用方法及副作用;周五推送合理氧療及急性加重癥狀的早期識別與應對;周六推送合理膳食及患者的情緒管理。每晚以文字、圖片及視頻的方式在固定的時間段進行推送,以免影響患者休息。此外,為加深大家的印象,全部的內(nèi)容還會通過該平臺進行循環(huán)推送。
(3)進行每日呼吸功能鍛煉即縮唇-腹式呼吸與呼吸操的鍛煉接龍。
患者加入微信平臺后,修改備注名稱,并告知患者每天22點前以“已做縮唇-腹式呼吸與呼吸操+鍛煉時長”的格式在微信中接龍,對患者的鍛煉情況研究者每天都進行統(tǒng)計處理與跟進,及時詢問個別患者未能按時完成鍛煉的情況。
①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婚姻狀況等條目。②生活質(zhì)量應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此問卷以0~100分表示,包括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3個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疾病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程度越大。③運動能力以患者6 min內(nèi)步行的最大距離為評價指標,即6 min步行試驗(6MWT)。④自我管理水平參考張彩虹2009年編制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包含5個維度即疾病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情緒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總共51個條目,每個條目記分1~5分,總分范圍是51~255分。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改善患者健康狀況,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COPD是我國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治療的長期性及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高決定了治療不僅限于院內(nèi)臨床癥狀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于院外長期的疾病自我管理。而微信平臺的建立滿足了醫(yī)患無線溝通的條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將患者集中起來進行自我管理的健康宣教工作,通過每周定期循環(huán)發(fā)送自我管理相關知識及呼吸功能鍛煉的視頻等,加深大家的印象,強化知識內(nèi)容,讓大家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從心理上真正意識到通過學習這些知識以及每日進行呼吸功能鍛煉等措施是對自己的疾病康復有益的,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會看到效果的,從而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