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霞
(巨野縣田橋鎮(zhèn)衛(wèi)生院外科,山東 菏澤 274900)
乳腺增生癥在臨床上是因多種原因而導致的病癥,患者發(fā)病之后臨床的主要癥狀是存在乳腺腫塊和乳腺疼痛。臨床有超過80%的患者會表現出乳房的疼痛,臨床具有較大的癥狀[1]。臨床研究認為,發(fā)病之后大約有80%的患者都會出現乳房的疼痛,患者存在雙側癥狀,而且還存在有單側發(fā)病的疼痛,這樣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較大的情緒變化。本研究主要分析對乳腺增生癥的復檢患者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分析護理對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詳情見如下。
本項目所有的調查對象入組起止時間為:2019 年1月~2020年6月,選擇72例研究病例按照入院掛號尾數的奇偶數隨機分為二組,奇數為觀察組(36例),偶數為對照組(36例)。觀察組中,已婚:19例,未婚:17例,對照組中,已婚:18例,未婚:18例;觀察組病例入組時年齡22~76歲,平均(45.82±17.55)歲;對照組病例入組時年齡21~77歲,平均(46.28±16.89)歲。所有的研究病例得到確診,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的臨床資料經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對以上所有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驗證,一般資料之間無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比較的原則。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的進行相關的護理,常規(guī)進行健康教育,積極對患者講述發(fā)病原因、發(fā)病機理和對病癥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使患者提高主觀意識,改善心態(tài)。
觀察組通過綜合護理手段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健康宣教:多指導患者參加健康教育講座,對所有患者進行單獨性的輔導,要了解患者的實際狀況,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介紹,盡量避免患者存在相關的疑慮[2]。
(2)心理干預:強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和相關病癥之間的關系,避免患者存在焦慮、悲觀、絕望等相關的情緒,要積極的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問題。
(3)家庭和社會支持:為患者提供來自于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指導患者的朋友和親人能夠多抽出時間陪伴患者,以便使患者感受到來自于親朋好友的關愛。
(1)統(tǒng)計所有患者經不同干預后的負性情緒,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進行評價,評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越嚴重。
(2)統(tǒng)計所有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通過量表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分,量表評分為0~100分,其中90~100分為依從;65~89分為基本依從;不足65分為不依從。
應用SPSS 26.0,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存在顯著性水平,否則不存在顯著性水平。
觀察組的SAS為(17.56±5.44)分,對照組為(27.44±4.47)分,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SDS為(18.67±6.06)分,對照組為(28.67±4.33)分,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之后的復檢依從性為97.22%(35例),對照組的復檢依從性為69.44%(25例),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乳腺增生癥發(fā)生的原因較為復雜,臨床很多患者會擔心乳腺增生病癥的惡變程度,同時對自身病癥的轉歸等也存在疑慮,導致一些患者擔心出現乳腺癌[3]。
乳腺增生的患者會有嚴重的疼痛和不適感,使患者的機體神經功能等方面存在影響,容易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不良的心理和機體的反應之間會進行相互性的作用,這就容易導致患者形成惡性的循環(huán),對患者整體的恢復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經過護理以后,所取得的效果明顯比對照組更優(yōu),所以可以充分的說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所發(fā)揮的作用。綜合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的時候能夠本著優(yōu)質護理的原則將患者放在中心的位置,堅持以人為本,全方面兼顧患者的感受提升對患者健康知識的教育程度,這樣能夠使患者主觀上認識到病情的相關狀況,對平復自己的不良心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還能夠針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健康宣教,這樣就能夠使得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同時這種護理手段也注意聯系患者的家屬和親朋好友,這樣就能夠使他們共同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條件,綜合性的促進患者具有較好的恢復質量。
對乳腺增生癥復檢的患者通過綜合護理手段進行干預可有效的幫助患者改善負面情緒,對維持患者積極的進行康復治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是一種良好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