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莎
要分析抗IgE單克隆抗體——奧馬珠單抗適合哪些蕁麻疹患者,首先要了解奧馬珠單抗治療蕁麻疹的機制。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患者半數(shù)有自身抗體,其中多數(shù)是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上的高親和力IgE受體(FcεRI9)的自身抗體,與自發(fā)性蕁麻疹發(fā)病相關。奧馬珠單抗是針對游離IgE的靶向藥物,它與游離IgE結合,阻止其結合到FcεRI上;同時,奧馬珠單抗可使FcεRI受體水平下調,原因可能是沒有IgE結合,所以受體自我反饋式下調。因此,奧馬珠單抗可削弱FcεRI自身抗體的作用,從而用于治療自發(fā)性蕁麻疹[1]。
文獻報道過數(shù)種可能影響奧馬珠單抗對蕁麻疹療效的因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會減少緩激肽降解,加重蕁麻疹,干擾奧馬珠單抗的療效[1]。1項土耳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初始IgE在100 UI/mL以上者,在使用奧馬珠單抗治療12周停藥后,更快復發(fā)[2]。1項觀察性研究提示,自身免疫性蕁麻疹者起效慢,如檢查體內自體血清皮試(ASST)陽性,體外嗜堿性粒細胞組胺釋放試驗(BHRA)結果陽性的患者,使用奧馬珠單抗治療起效比陰性者更慢[3]。另有研究報道,基線總IgE水平在43 UI/mL以下時,奧馬珠單抗效果不好,治療12周后有33%的患者無效果,而基線水平在43 UI/mL以上時,治療12周后僅有5%無反應;此外,還應觀察總IgE水平在治療4周后是否比治療前上升了2倍,如果沒達到這個標準,則預示不會有效果[4]。因為奧馬珠單抗通過使效應細胞表面的FcεRI受體水平下調對蕁麻疹發(fā)揮治療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其療效也與基線嗜堿性粒細胞表面FcεRI受體的密度有關,治療反應差者一般受體密度要低于治療反應好者;該指標敏感性100%,特異性73.2%[5]。
綜上,總結奧馬珠單抗治療蕁麻疹有效者的特點:基線總IgE水平高,在治療4周后上升2倍以上;基線嗜堿性粒細胞或肥大細胞表面FcεRI密度高;BHRA或ASST+: 雖然起效慢,但更易有療效;沒有同時應用ACEI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