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鄭昕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少兒推拿診斷學是根據中醫(yī)學理論,主要用于小兒推拿領域,研究診查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少兒推拿中醫(yī)診斷學》是基礎理論與臨床之間的橋梁,是少兒推拿專業(yè)的主干課程。“診斷”就是通過對少兒的望診、詢問、檢查,以掌握少兒的健康狀況和病情資料,目的是對少兒的身體強壯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并對少兒的健康或亞健康狀態(tài)和所患病、證做出概括性判斷,進而制定推拿養(yǎng)生保健調理治療方案,并進行有效的推拿調理治療。對于本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學前教育(少兒推拿保健方向)的學生,課程不能像中醫(yī)學院中的中醫(yī)診斷學講的那么深入,并且課程要以兒科診斷為主。
本課程我們采用課堂講授和實訓課程兩部分來講解,課堂講授主要講解基礎知識,讓他們了解望聞問切的基本內容,尤其小兒望診中的內容,以及辯證論治,少兒推拿診斷學是實操性很強的課程,如果一味的按照老套的教學模式,學生們會出現上課疲態(tài),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我們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會運用現在一些先進教學手段,比如說學習通的應用,我們將教案、視頻、資料上傳,讓同學們可以做到提前預習,課后復習,并定時觀看已上傳好的視頻,從而完成作業(yè),我們還可以將實習小組分好,定時交回的實訓報告,我們可以把這些都設定不同的標準給予打分,最后成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PBL教學法,有相關調研評價結果提示,中醫(yī)診斷學PBL教學法效果優(yōu)于普通的說教式教學,特別表現在自學能力、學習興趣及增進師生溝通等方面[1]。其教學方式的一般模式是:教師課前提出問題(或設置情景、病例)——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繼續(xù)引申、反復,其最終的目的不是得到一種理論或結果,而是完全開放式[2]。案例教學法,在講授課程時,同學們可能不易理解,尤其是望診和問診的內容,我們可以舉一些簡單的案例,用圖表法,歸納法將知識點對比,幫助同學們掌握。運用案例教學法,鼓勵同學們當做醫(yī)生的角色,課堂當中給出案例,后面給出問題,利用學習通進行上傳,讓點到的同學做出解答。
另一部分實訓課程,我們把實訓課程分為8個課時,其中2個課時為一個項目,其中包括望診、問診情景模擬,病案實訓課程。例如我們對問診的練習: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帶學生到實訓室中,我們給出兩個案例,讓一部分學生扮演病人,一部分學生扮演醫(yī)生,圍繞著病例做出詳細的問診,包括1.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婚否、民族、籍貫、工作單位、現住址等。2.主訴:病人的主要痛苦,一般不超過20個字,能夠反應疾病的概況,主訴往往反映疾病的主要矛盾。3.現病史:圍繞主訴進行詳細的說明,(1)發(fā)病情況:(2)病變過程:(3)診治經過。4.既往史:(1)既往健康狀況;(2)既往患病情況。5.個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經歷、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飲食嗜好、婚姻生育史等。6.家族史:對遺傳性、傳染性疾病尤為主要。使同學們有意識的、系統(tǒng)的做出問診訓練,但當學生的一些相關鑒別診斷沒有問出,一些疾病內容不夠完整,老師要在旁邊給出指導,通過辨證思索強化問診的內容,把握問診的方法與臨床意義。又例如我們對小兒診斷中最重要的望診,我們選取圖片庫中的圖片,望神的圖片,望色的圖片,異常頭面部、五官、軀體、四肢、皮膚、二陰的圖片,異常排出物的圖片,異常舌質、舌體的圖片。同學們通過望圖片,給出診斷,并寫出臨床意義。我們盡量的可以將學生帶到小兒推拿實習基地去感受真實的病例,先觀察醫(yī)生是如何望聞問切的,然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可以讓同學們試著去問診,或者采用1個同學問診,幾個同學補充的形式,合作解決問題,這樣同學們都可以加深印象,舌診也是同學們重點需要了解的知識,通過觀察舌像,讓同學們做出中醫(yī)辯證,如有不對的地方,老師及時指導。
通常來說,少兒推拿診斷學課程是聯系臨床各科技能的重要基礎課程,通過四診資料收集,運用中醫(yī)理論與思維辨析病情數據的方法與技能,其貫穿中醫(yī)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具體應用。因此,臨床的反復訓練,是學習與掌握少兒推拿診斷學的知識的必經之路[3]。一般在經過課堂講授、實訓練習、臨床指導后,就可以有個不錯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