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身心醫(yī)院 楊 群
現(xiàn)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腰突癥)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35歲以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幾乎占到一半。臨床上對于腰突癥的治療秉持“三分治、七分養(yǎng)”的原則,一些沒有臨床癥狀者或者癥狀輕微者,通過休息、功能鍛煉、理療等方法就能獲得滿意療效。下面介紹幾種家庭鍛煉法,供腰突癥患者參考。
1.爬行訓練:四肢呈爬行狀,先后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后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zhuǎn)身等動作,最后將雙手著地,做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鐘。
2.飛燕式鍛煉:俯臥在硬板床上,雙臂靠在身體兩側并且伸直,頭部、肩部和雙臂向后上方抬起,同時雙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個身體像一只飛翔的燕子,抬起后再放松落下,10次為1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腰椎不穩(wěn)和腰椎滑脫的人不能進行該運動。
3.團身運動:仰臥于床,先后做屈髖、屈膝、仰臥起坐或仰臥起坐接雙手抱膝貼胸等動作各十余次。此運動可與飛燕式隔日交替進行。
4.退走鍛煉:在走廊或空曠處倒退走,每次30 分鐘左右。這種鍛煉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狀態(tài),恢復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關節(jié)滑動,可幫助解除小關節(jié)粘連。進行此鍛煉時最好有人陪同,以免摔跤造成骨折等更深層次的創(chuàng)傷。
5.臀肌牽拉:仰躺,膝關節(jié)彎曲,平放于地面,使其中一只腳翹在另一只膝蓋上,雙手抱?。ㄒ嗫刹槐В┫路揭恢煌龋缓蟪乜诜较驙坷撏?。維持該動作15~30秒鐘,重復3次。更換另一只腿,重復同樣的動作。
6.部分仰臥起坐:仰躺,雙膝關節(jié)彎曲,雙足底平放于地面。收緊腹部肌肉,使背部緊貼地面。下巴緊收,雙手前伸,上半身慢慢抬起,直到肩部抬離地面。維持該動作3秒鐘左右,過程中不要屏住呼吸,在肩部上抬時呼氣,然后放松。每組10次,連續(xù)3組??梢酝ㄟ^雙手抱頭增加訓練難度。
7.拱橋式:去枕仰臥位,用頭(1個支撐點)、雙肘(2個支撐點)及雙足跟(1個支撐點)為著力點,將腰背及臀部抬離床面,腹部凸起狀如拱橋,停頓5~10秒后放下。重復進行,每日由20次漸增至100次。待腰背力量增強后,可在五點支撐鍛煉的基礎上,減去雙肘的支撐,雙手抱頭,用頭和雙足跟支撐身體抬起腰背及臀部,每日由20次漸增到100次。
8.挺腹:每日做挺腹運動數(shù)十次,一方面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另一方面使椎間隙及纖維環(huán)、椎間韌帶發(fā)生旋轉(zhuǎn)、牽拉,產(chǎn)生周邊壓力,突出物易于回納,可使椎體關節(jié)恢復解剖功能位,達到適應狀態(tài)。
9.搓腰:對于腿腳不太靈活的老人,有些動作做不起來時,可嘗試反復搓腰。將雙手分別放于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搓10~15次,直到雙側腰部發(fā)熱為止。
除了以上鍛煉方式,游泳也是一項非常適合鍛煉腰背肌的體育運動。一方面,經(jīng)常游泳可以增強腰背肌的力量;另一方面,游泳時全身浸泡在水中,身體由浮力托起,人在水中可以采取近于俯臥或仰臥的姿勢,使腰部負擔減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下水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游泳時要采取正確的姿勢;游泳的時間不宜過長,中間要適當休息,以免腰部過度疲勞。
腰突癥患者進行功能鍛煉要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動作要規(guī)范到位、保質(zhì)保量;保持正確的體位姿勢,保護腰部,避免久行、久坐、久站;避免做突然或過度彎腰、扭腰的動作,以免因腹壓增高,而使癥狀加重;肥胖者應適當減肥,以減輕體重對腰椎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