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痤瘡外治法臨床進展

      2020-12-11 20:33:15柳文紅
      皮膚病與性病 2020年6期

      袁 媛,袁 隆,柳文紅,杜 華※

      (1.甘肅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臨床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2.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0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痤瘡(Acne)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在青少年中發(fā)病率高達70%~87%,國內患病率在46.51%~77.07%[1、2]。痤瘡累及毛囊皮脂腺,常伴有皮脂溢出,可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瘢痕等多種不同的皮損類型,好發(fā)于頭、面、胸、背和肩等部位。作為一種損容性疾病,痤瘡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F就痤瘡常用外治法的臨床進展作如下綜述。

      1 祖國醫(yī)學對痤瘡的認識

      痤瘡在祖國醫(yī)學中屬“肺風粉刺”“面瘡”范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述,有中醫(yī)古籍將其稱之為皰、酒鼓、鼓、粉刺、酒刺、面粉渣、肺風粉刺等[3]。如清代黃元御《素問懸解》曰:“汗液內凝,則結為粉皶。皶,粉刺也。若郁于皮肉之間,肉腐膿生,乃成痤證?!薄鞍暋迸c現代毛囊口粉刺相似,“痤”則代表丘疹、膿皰、囊腫等皮損表現。

      《素問·生氣通天論》載:“汗出見濕,乃生痤疿?!碧岢龊钩鰸窬?,濕邪于肌表,毛孔阻塞,體表脈絡閉阻,脂凝邪聚則發(fā)為痤?!皠诤巩旓L,寒薄為皶,郁乃痤”指出在汗出濕聚的基礎上復感風邪或寒邪,使得風邪外縛,邪氣不宣,郁于膚內而生濕熱,脂液隨濕凝結而發(fā)為痤瘡的病理機制,這是中醫(yī)學對痤瘡病機認識的理論源頭[4]。《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七面瘡候有:“面瘡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瘡,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是也?!鼻宕夺t(yī)宗金鑒·肺風粉刺》云:“此癥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fā)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备鶕陨瞎偶畬︷畀彽挠涊d,可以看出我國古代諸多醫(yī)家很早就對痤瘡的發(fā)病特點、病因病機以及治法方藥有了深刻且具體的理解和體會。

      2 現代醫(yī)學對痤瘡的認識

      痤瘡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它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發(fā)的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因素與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過度、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過度的免疫反應,還有遺傳及心理因素相關,毛囊皮脂腺的阻塞是導致痤瘡的初始因素[5]。近年來對炎癥反應和痤瘡丙酸桿菌定植的研究,對痤瘡的發(fā)病機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遺傳方面的研究也有新發(fā)現,因此,在痤瘡的治療方面也有了新的指導。

      3 西醫(yī)外治法

      3.1 外用藥物 臨床常用外用藥物主要包括維A酸類、過氧化苯甲酰、抗生素、壬二酸等。外用維A酸類藥物具有減輕毛囊上皮細胞的角化過度及角質層的黏性,進而加速粉刺排除的作用;另外它還可增加其他局部藥物的滲透,加速皮膚愈合[6]。因此《中國痤瘡治療指南》[7]將它作為輕度(Ⅰ級)痤瘡的一線推薦治療藥物、中度(Ⅱ級、Ⅲ級)痤瘡的聯合用藥以及痤瘡維持治療期間的首選藥物。

      過氧化苯甲酰為一種強氧化劑和抗微生物藥物,能夠有效減少痤瘡皮損中的痤瘡丙酸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還可減少氧自由基從而起到抗炎作用,通常用于輕度和中度痤瘡。

      痤瘡治療中最常用的外用抗生素是紅霉素和克林霉素,局部使用抗生素直接作用于皮膚表面,可以減少炎癥刺激的病灶。但是近年來,抗生素的不斷使用導致痤瘡丙酸桿菌的耐藥性不斷增強。因此,建議局部抗生素單藥治療時間不宜過長,可和過氧化苯甲?;蚓SA酸類藥物交替或聯合應用[8],以防止細菌耐藥。

      壬二酸是治療痤瘡的二線藥物,具有抗痤瘡丙酸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活性的作用,臨床研究證明,它對皮膚刺激性較小,但起效較慢[9],與克林霉素結合使用時療效更佳。

      3.2 化學療法 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是一種存在于自然界的無毒物質。這種化合物不僅可以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10],還對皮膚有一定的腐蝕作用,能加速表皮細胞的脫落、更新,減輕毛囊口堵塞,刺激真皮膠原合成,促進組織修復。因其效果確切,創(chuàng)傷小,副作用少,作為一種新興方法廣被臨床醫(yī)生接受。

      3.3 物理療法 紅藍光治療主要是通過使用特定波長的光激活痤瘡丙酸桿菌代謝的卟啉,藍光主要是對病原微生物如痤瘡丙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殺滅作用;紅光則主要是消炎止疼、止癢,促進局部炎癥狀態(tài)的緩解,促進細胞的修復。紅藍光治療輕中度痤瘡具有較優(yōu)的療效,在臨床應用中可以廣泛推廣。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光敏劑、光和氧。外用5-氨基酮戊酸作為一種血清素的前體物質,經過血紅素合成可以生成光敏物質原卟啉Ⅸ,再經紅光或藍光照射后,可抑制皮脂分泌,殺滅痤瘡桿菌等病原微生物,從而預防或減少痤瘡。有研究表明,PDT可以刺激多種免疫細胞及炎癥細胞介質,在低光劑量下,PDT與不同的光敏劑結合,可以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表達及局部皮膚炎癥免疫反應[11]。

      此外,還有強脈沖光(IPL),它是一種寬譜強光,通過光熱治療作用,用于有較多炎性丘疹的中度痤瘡患者。調Q激光主要根據皮損炎癥程度選擇適當的能量密度及不同的波長。點陣激光是一種介于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之間的微創(chuàng)治療,其主要利用極其細小的激光脈沖,以矩陣的方式深入真皮,使瘢痕組織氣化、剝脫。點陣激光治療中、重度凹陷性痤瘡瘢痕患者安全有效[12、13]。這些方法在臨床中均已被廣泛使用。

      4 中醫(yī)外治法

      4.1 中藥熏洗 中藥熏洗是指將中草藥物煮水后熏洗患部,通過藥物蒸氣的熱力與滲透直接作用于皮膚,從而達到治療作用的一種方法[14]。張亞麗等[15]在用中藥外熏治療面部痤瘡35例中,將當歸、川芎、生地等藥物水煎外熏,1次/d,7次為1個療程,待癥狀明顯改善后改為隔日1次,其總有效率達82.7%,對其中19例患者經行隨訪(1~2)年,復發(fā)2例,并且在治療過程中均無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中藥熏洗方法療效顯著,操作又簡便、快捷,因此作為痤瘡治療的常用劑型,使用至今。

      4.2 中藥面膜 中藥面膜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種新型方法,通過加入不同中藥,利用吸水、封包作用,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滲入皮膚,從而可以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并能活血散瘀和清脂除垢,對各種證型及分期的痤瘡均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劉鴻飛等人[16]用中藥面膜(連翹、浙貝母、益母草、夏枯草、白蘞、桃仁、冬瓜子等藥物)治療痤瘡43例,治愈6例,顯效21例,有效1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9.4%,從而得出結論:中藥顆粒劑面膜治療痤瘡方法簡便,療效滿意。

      4.3 針刺療法 針刺是中醫(yī)最具特色的外治療法,是應用傳統(tǒng)針刺方法,對相應穴位或局部皮膚進行針刺刺激,通過補臟腑、調經絡、暢氣血來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張立坤等[17]對普通鋒鉤針加以改良,治療尋常痤瘡,臨床上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因而認為針刺的作用機制為祛腐散結,消腫排膿,疏通經絡,瀉熱解毒。

      4.4 其他療法 刮痧療法:通過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部位進行由上而下、由內向外的反復刮動,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或紫色瘀斑,從而達到治療作用,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療效好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蔣曉霞[18]用刮痧療法治療痤瘡,取項背部督脈(啞門穴刮至腰俞以下);取兩側膀胱經(分別從天柱穴至大腸俞以下,再從附分至胞盲);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6.4%。刮痧療法通過疏通經絡、疏理氣機、調理沖任、調節(jié)肌膚的功能,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

      耳穴貼壓:中醫(yī)外治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主要通過刺激耳部穴位來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李芳莉等人[19]在圍刺配合耳穴貼壓治療痤瘡中,利用耳穴貼壓調節(jié)性激素的作用[20],使雌二醇增高,取得較滿意的臨床療效,進一步證實耳穴貼壓治療痤瘡簡便、可行。

      5 小結

      綜上所述,外治法治療痤瘡的方法多種多樣,并且中西醫(yī)外治法在治療痤瘡方面各有所長:西醫(yī)外治法重在靶向作用強,治標效果較好;中醫(yī)外治法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以操作簡單、不易復發(fā)、價廉等優(yōu)點在臨床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外治法不但可以減少藥物耐藥性、降低藥物毒性及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可以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發(fā)生率,促進藥物經皮滲透,提高生物利用度。對于痤瘡的治療,輕度(Ⅰ級)只需用外治法就可取得很好的臨床療效,而中度(Ⅱ級、Ⅲ級)、重度者則需內、外治法相互結合。由于痤瘡患者個體不同,在臨床中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外治法,這一問題有待進行新的臨床研究。需通過比較不同病情患者在不同外治方案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從而尋找到最優(yōu)外治方案,為治療手段提供依據。

      武隆县| 逊克县| 扶风县| 湖南省| 廊坊市| 韩城市| 大邑县| 布尔津县| 苍溪县| 博客| 横山县| 卓资县| 清丰县| 丹棱县| 太仓市| 阳泉市| 神农架林区| 洛阳市| 和龙市| 云霄县| 贵德县| 长乐市| 澎湖县| 沧州市| 新乐市| 剑川县| 曲麻莱县| 朔州市| 揭阳市| 盈江县| 临洮县| 多伦县| 专栏| 涞源县| 门头沟区| 东港市| 邯郸市| 南皮县| 剑河县| 京山县|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