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謀,孫秋雁,肖 勤
(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湖北 武漢 430031)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在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又被稱為“白殼瘡”“松皮癬”以及“白疕”等,是對人類健康產(chǎn)生危害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此病較為多發(fā)且極為常見,青壯年為多發(fā)人群,其病程較長,極易反復發(fā)作,且具有纏綿難愈的特性[1]。銀屑病中最為普遍的是尋常型,可占本疾病的97%?;颊咂つw通常會出現(xiàn)形狀大小不一、比較分散的斑塊或紅色丘疹,其表面會出現(xiàn)多層銀白色鱗屑狀覆蓋物,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瘙癢,嚴重者可出現(xiàn)灼痛等癥狀。現(xiàn)階段,關(guān)于本病應用西藥實施治療通常會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藥物的長期應用會使患者產(chǎn)生耐藥性[2]。筆者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應用銀活合劑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單銨實施治療,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74例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7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2例,年齡(33~68)歲,平均(50.5±1.8)歲,病程(1~36)個月,平均(18.5±1.7)個月,靜止期13例,進行期24例;研究組男26例,女11例,年齡(34~69)歲,平均(51.5± 1.9)歲,病程(1.5~38)個月,平均(19.8±1.6)個月,靜止期14例,進行期23例。兩組患者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患者均知情、自愿參加本研究且已簽訂知情同意書,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復方甘草酸單銨氯化鈉注射液為患者實施治療,用該溶液100ml為患者實施靜脈滴注,1次/d,8周為1療程。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銀活合劑為患者實施治療,該藥具有活血化瘀和涼血解毒的功效,其藥配方為土茯苓21g、紅花10g、川牛膝20g、烏梢蛇10g、蛇舌草21g。以上藥物水煎后進行濃縮,每次約口服200ml,3次/d,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的皮損好轉(zhuǎn)程度,應用PASI(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進行判定評分,主要在治療前以及治療8周后對患者的軀干、下肢、上肢、頭部的皮損面積實施測量,應用4級評分法對患者的皮損程度實施評估,評分越高則皮損越重。
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好轉(zhuǎn)以及無效。治愈:經(jīng)過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皮損面積完全消退或消退大于80%;顯效:臨床癥狀獲得明顯的改善,皮損面積消退在60%~80%;好轉(zhuǎn):臨床癥狀略有改善,皮損面積消退在40%~60%;無效:癥狀無變化,皮損消退小于40%。(治愈+顯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PASI評分對比 對照組治療前PASI評分為(22.6±4.3)分,治療8周后為(9.2±1.7)分;研究組治療前PASI評分為(23.1±4.1)分,治療8周后為(5.2±1.6)分。治療前兩組PASI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t=1.062,P>0.05);治療后兩組PASI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研究組下降程度更加明顯,研究組皮損好轉(zhuǎn)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t=10.317,P< 0.01)。
2.2 療效對比 療程結(jié)束后對照組治愈6例,顯效10例,有效1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2.9%;研究組治愈13例,顯效18例,有效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6%。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37,P<0.05)。
銀屑病屬于一種比較常見且復發(fā)性極高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目前其致病原因尚不確切,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神經(jīng)介質(zhì)、細胞凋亡和增殖、炎癥和免疫等[3]。患者的表皮分化受阻以及過度增生是其典型的病理癥狀。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或許和多種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以及T淋巴細胞亞群大有關(guān)聯(lián)。尋常型的銀屑病通常較易復發(fā)且病期極為漫長,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4]。復方甘草酸單銨對肝功能異常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急、慢性以及遷延性肝炎等,對于藥物中毒、藥物過敏以及皮膚性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復方甘草酸單銨是由甘氨酸、半胱氨酸以及甘草酸單銨合制而成,可以很好地調(diào)節(jié)T細胞的活化,使胸腺外淋巴細胞可以在短時間獲得分化,調(diào)節(jié)皮膚的炎癥以及變態(tài)反應,具有明顯的抗過敏及抗炎效果,能夠使患者的皮損狀況獲得極大的改善[5]。銀活合劑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單銨可以很好地保護患者的肝功能并使細胞膜得到有效的穩(wěn)定,此外,對于T淋巴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極大地促進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本次研究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應用銀活合劑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單銨治療,使患者的皮損狀況獲得極大的好轉(zhuǎn),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皮損好轉(zhuǎn)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 0.01)。
我國祖?zhèn)麽t(yī)學認為,銀屑病正邪交結(jié),病情頑纏,病根深潛,頻發(fā)久發(fā),經(jīng)久不愈或伴終生,契合病久而入絡之論,發(fā)生此況認為是濕熱毒邪侵入脈絡所致,和“初為氣結(jié)在經(jīng),久則血傷入絡”的觀點相合,因此外邪入絡是造成銀屑病的原因[6]。另有觀點是氣分化熱,久郁成毒,波及營血,從而導致“血分有熱”,血熱之證是指內(nèi)傷或外感致病,纏綿愈久皆可化熱,后至熱入營血;血瘀之證是指熱邪侵入津血,瘀滯血液;血燥之證是指瘀熱相結(jié),郁久而生毒,肌膚脫養(yǎng);血虛之證是指病久使陰血傷耗,終致血虧陰虛,肌膚失養(yǎng),又或是肝腎不足,致沖任無調(diào),致營血虧虛[7]。銀活合劑所包含的土茯苓可調(diào)節(jié)人的脾臟,緩解脾虛體弱的狀態(tài),促進體內(nèi)免疫細胞的再生,增強患者的體質(zhì),起到抵抗疾病的效果;紅花具有止痛散瘀、活血之效;川牛膝具祛風除濕、利尿通淋、活血通經(jīng)之效;烏梢蛇有除濕祛風及解毒之效,可預防和治療濕疹、膿瘡、蕁麻疹等,對風疹疥癬、風濕頑痹、肌膚不仁療效顯著;蛇舌草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之效,其性甘、微苦,性寒,可入胃、小腸、大腸經(jīng),對瘡癰腫毒治療效果極佳;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及涼血解毒的功效。通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兩方面的研究,諸藥合用對銀屑病能夠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8]。但中藥制劑作用效果通常較為緩慢,本次研究中,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應用銀活合劑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單銨治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西藥合用效果更為理想。